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新唯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新唯识论

近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学奠基人之一熊十力的代表作。该书有文言文本(1932年初版)和语体文本(1944年初版)两种,作者自称文言文本是融《周易》入佛学,语体文本是宗主《周易》。全书从阐明本体出发,以“体用不二”,“翕辟成变”、“反求自识”理论为纲,依次论证了唯识、转变、功能、成物、明心诸问题,建构了一个思想深邃逻辑谨严的儒家心性论哲学体系,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作者指出,本书的立论目的旨在“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 (第247页)世界本体,人的本心,人的本性在根本上是一个东西,“他无是自明自觉,虚灵无碍,圆满无缺,虽寂寞无形,而秩然众理已毕具,能为一切知识底根源的。”(第249页)作者称之为本心,性智,它是“吾人与万物所同具之本性”(第548页),也是哲学研究的唯一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感官的作用,人们常常把感觉对象看作是独立于心的实在,并予以分析判断选择,这就形成了人的量智,又叫习心。“习心,物化者也,与凡物皆相待相需,非能超物而为御物之主也,此后起之妄也。” (第253页)它根源于性智,是性智的发用,是一种向外求理的工具。“量智的效用是有限的。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第255页)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这就是本心的自知自识。本心具足万德,含藏万化,只是为习心拘役,因此需要破除障碍,把自性中潜伏的圆满本心源源地显发出来,这叫保任本心。作者以返本为学,关键却倡创新。“因为个人的生活日益创新而愈丰富者,都是其自性的德用不匮的发展。非若无源之水,骤形竭涸。所以有本才得创新,创新亦是返本。”(第584页)“到得返本,亦刚健,亦寂寂。”(第584页)这样就赅备了儒家之仁与佛家之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本书还从恒行数、别境数、染数与善数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习心的表现。习心是恶的根源,但不能像佛家那样泯灭人的感性欲望,只能物随心转。作者指出染数是染习之现起,属物,善数是净习之现起,属心,“盖人生本来之性,必资后起净法,始得显现。”(第620页)因此“欲了本心,当重修学”(第620页),强调道德主体的作用。该书版本繁多,1985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熊十力论著集之一·新唯识论》为通行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