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诗人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诗人节 中国农历三月初三日是诗人墨客们常雅集吟诗的日子。 届时,他们邀同出游,常常临流唱和,曲水流觞,成一时之盛,并进而形成“祓禊”、“禊饮”习俗,成为传统的“吟诗日”。本世纪30年代初,南京的诗人仍常于此日前后聚会赋诗,如1932年雅集于秦淮水亭,次年聚于凤台山馆,1934年则禊饮赋诗于玄武湖,陈延杰有句咏其事云:“老少联翩会者百,分韵赋诗助张目。”先后有潘宗鼎、龙榆生、常任侠、柳诒徵、卢前、吴梅、谢国桢、唐圭璋、陈衍等87人拈韵赋诗,从而成为“南京现代规模最大的一次诗歌盛会”(《金陵掌故·南京诗人节》)。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在有老舍、严辰、何容、安娥等人参加的座谈会上,有人提议,把每年的端午节定为“诗人节”,以“效法屈原的精神”、“使诗歌成为民族的呼声”。 于是在1941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便在重庆举行了“第一届诗人节庆祝会”。会上诗人们朗诵作品,交换意见,并讨论诗歌创作上的各种意见。 柳亚子还发表了《诗人节缘起》以“宣言”。后来随著时局的剧变,诗人们星散各地,诗人节的活动也告自动终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