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陀女,1811—1896Harriet Elizabeth BeecherStowe美国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利奇菲尔德的上层牧师家庭。1832年移居邻近蓄奴州的辛辛那提市。当过教员,勤于写作,同情黑奴悲惨遭遇。1351年6月开始在废奴主义刊物《民族时代》上发表连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或下层人的生涯》(旧译《黑奴吁天录》),描写美国黑人在奴隶主残暴统治下的非人生活,被译成23种文字出版,引起国内外很大反响,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被林肯总统誉为“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但有种族优越感,内战结束后主张将黑人外迁。还写过关于奴隶起义的小说以及反映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品,如《牧师求婚记》、《奥尔岛的珍珠》等。晚年移居佛罗里达州,后病逝于哈特福德寓所。 斯陀西域河名。《正法念处经》斯陀。参见【徙多河】条注。 斯陀1811—1896Harriet Beecher Stowe美国女作家。生于牧师家庭。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废奴文学的重要作品,也是开辟美国现实主义潮流的作品之一。还写有关于奴隶起义的小说《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南方蓄奴制社会的生活状况。 斯陀1811—1896Harriet Beecher Stowe哈丽特·比彻·斯陀。女作家、社会改革家。生于康涅狄格州里奇菲尔德(Litchfield)。早年入凯瑟林·比彻学校。1832年进辛辛那提西部女子学院。曾任中学教师。1836年与斯陀(Calvin E. S. towe)结婚。1852年发表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一译《黑奴吁天录》),揭露奴隶制的罪恶,歌颂黑奴争取自由的斗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美国反奴隶制运动的高涨。该书一年内发行30万册,并被改编成戏剧上演,还译成23种文字。林肯总统称她为“引起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曾参加禁酒、争取妇女权利等社会改革运动。作品还有《德雷德,阴暗的大沼泽地的故事》、《奥尔岛上的明珠》、《古老镇上的人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