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斯金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斯金纳

斯金纳1940—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1945年,1945—1947年分别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1947年重返哈佛大学。他认为研究意识现象没有意义,主张研究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50年代前后,他把研究的结论及行为主义的哲学观点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实践方面,他创造了教学机器,并提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奠定基础。在行为矫治方面,他发展了一整套矫正技术,普遍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精神病院和弱智儿童教养所的矫治工作。他还试图将实验室内的发现应用于改造社会。在小说《华尔登Ⅱ》中,他详细勾画了这样一种理想的社会机构,该社会的教育方法和政治制度都贯彻了行为主义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他还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解释自由、尊严等抽象概念,并提出政府治理国家的途径等社会问题。但到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被认知心理学代替而逐渐走向衰落。主要著作有《行为描述中的反射概念》、《言语行为》、《超越自由和尊严》等。

☚ 罗杰斯   霍妮 ☛

斯金纳

斯金纳1904—

美国心理学家。1922年入纽约克林顿哈密顿学院主修文学,毕业后进哈佛大学修心理学。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74年起任退休教授。早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从事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研究,认为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反射是刺激与反应间的一种可观察到的相互关系。轻视生理和心理环节在刺激与反应间的作用。曾设计“斯金纳”箱用白鼠进行试验,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理论,以后,致力于人的行为的研究。认为不应从人的内在心理寻求关于人的行为的解释,而应从决定行为的外部条件来解释人的行为。在教育上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引进课堂,在课堂中进行行为目标和即时反馈试验,创造了教学机器,提出了程序学习的思想。强调学习就是强化,认为应最大限度地运用积极强化,最小限度地运用消极强化,使人的行为受到控制,完善教育过程。5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一系列提高算术、阅读、拼写和其他学科教学效果的研究。其理论还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问题儿童的处理,智力迟钝儿童的教育及课堂管理领域,对西方教育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科学和人类行为》、《言语行为》、《教学技术学》等。

☚ 皮亚杰   布鲁纳 ☛

斯金纳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操作行为主义体系的创立者。生于1904年,卒于1990年。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自1948年始,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任终身教授。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金质奖章。主要著作有《科学与人类行为》(1953)、《言语行为》(1957)、《沃尔登第二》(1948)、《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等。

斯金纳

斯金纳1904—1990Sijinna, B. Skinner,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最初就读于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心理学系;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该校研究院任研究员。1937~1945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 1945~1947年移任印第安那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7年重回哈佛大学,应聘担任该校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斯金纳从小就对动物和人类行为很感兴趣。尽管早年攻读文学,渴望成为文学家,但对于文学描写人类行为的方法感到失望, 因此转而寻求描述人类行为的方法,并从此走上了研究心理学的道路。斯金纳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1930~1976年,共发表论文122篇,出版专著12本。1938年,斯金纳在《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践的分析》一书中,首次表述了他不同于托尔曼(E. C. Tolman)和赫尔(C. L. Hull)的行为主义纲领。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时,和凯勒(F. keller)发起了几次有关行为的实验分析的年会,创刊《行为的实验分析》杂志。1947年重返哈佛大学,建立了鸽子实验室,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1953年,斯金纳的重要著作《科学与人类行为》出版, 该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操作行为主义观点。1957年,斯金纳的另一本力作《言语行为》问世。1963年,他在《五十年的行为主义》一文中, 总结了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观点, 指出行为主义是关于心理学内容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哲学。1974年出版了《关于行为主义》, 对于自己的一系列观点作出了全面的辩解。早在40年代,斯金纳就试图把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行为技术学”的研究。1948年出版了一本表达他的关于人的行为控制思想的著名小说《沃尔登第二》; 1971年, 他的《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更从理论上阐述了人类行为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上述两本书都曾经是美国的畅销书,后者并被美国《科学新闻》称为“20世纪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斯金纳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在美国社会赢得了不少荣誉。美国心理学会1958年授予他杰出科学贡献奖;1986年,美国政府给予他最高的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还赠予他一枚金质奖章。

☚ 瓦隆   班杜拉 ☛
斯金纳

斯金纳1904——Skinner,B.F

美国心理学家,程序教学的创立者。早年就读于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心理系,193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以后五年在该校研究院当研究员。1937年至1945年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1945年至1947年移任印第安大学心理系主任。1947年被聘请为哈佛大学心理系的终身教授。他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是由华生(Watson,J.B,1878—1958)行为主义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斯金纳认为反应可分为两种,即诱发性反应和自发反应。前者产生的行为称作应答性行为,后者产生的行为称作操作性行为。与此相应,学习也就可以分为反射学习与操作性学习。前者表现为S—R(刺激—反应)过程,后者则表现为R—S (反应刺激)过程。斯金纳强调操作性行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操作行为过程,它可以通过强化来控制,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强化物即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各种刺激。他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教育和训练要取得成效,关键就是要建立特定的强化措施。1954年斯金纳发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的重要论文,把操作强化原理应用到教学上来。他采用教学机器控制学习过程,通过教学程序有选择地强化所要求的行为来达到学习目的。机器教学经过他的改进和提倡,在美国很快发展起来,形成美国教育界的一股新力量,波及了许多国家。机器教学由于把人类的学习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消极的机械的操作化过程,否定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因此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同时这一教学技术在学校应用中存在不少困难,也使它难以推广。但它的程序设计原理在70年代以来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并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中得到应用。

☚ 科南特   皮亚杰 ☛

斯金纳1904~1990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

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操作行为主义创始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1931年师从波林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5年研究工作。1936~1944年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美国科学研究和发展总署服役,采用操作条件作用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导弹和鱼雷。1945年任印第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W.詹姆斯讲座,并被聘为终身教授。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主要理论观点和贡献: (1)创建操作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只研究环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可观察的函数关系,与生理和心理环节无关。切忌演绎、假说和解释,注重对行为的描述,采用归纳法,进行科学概括。(2)创制斯金纳箱。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创造了这一研究操作条件作用的实验装置。(3)发明教学机器并创造程序教学。根据操作反应规律和强化作用原理,创造著名的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促进了提高算术、阅读、拼法及其他学科教学效果的科学研究,对西方教育影响重大。(4)创造行为矫正术。将这一心理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精神病院、弱智儿童教养所、工业等方面,其疗效卓著。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沃尔登第二》(1948)、《科学和人类行为》 (1953)、《言语行为》 (1957)、《强化程序》 (1957)、《教学技术》(1968)、《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关于行为主义》(1974)等。

斯金纳

斯金纳1904—1990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操作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斯奎汉纳。1922年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学习文学,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哈佛大学。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制作“斯金纳箱”,从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学习规律。强调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许多刺激的控制之下,引导和塑造学生适当的行为。倡导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1950年当选为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1938年)、《沃尔登第二》(1948年)、《科学与人类行为》(1953年)、《言语行为》(1957年)、《强化程序》(1957年)、《教育技术学》(1968年)、《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年)、《关于行为主义》(1974年)。

☚ 赫布   希尔加德 ☛
斯金纳

斯金纳1904—1990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操作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和哈佛大学。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设计制作“斯金纳箱”,从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一些学习规律。强调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许多刺激的控制之下,引导和塑造学生适当的行为。倡导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主要著作有《有机体的行为》、《教学技术》、《超越自由与尊严》等。

☚ 吉布森   马斯洛 ☛
000002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