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1905—1972Edgar Snow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全名为埃德加·斯诺。1928年第一次来中国。他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于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1938年在英国和美国出版。1938年该书中译本在上海出版,改名《西行漫记》。该书向全世界真实的报道,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60年、1964年和1970年三次来中国访问,向全世界报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增进中国和美国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2月15日在日内瓦病逝。按照他的遗嘱,他的一部分骨灰于1973年10月19日运来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著有《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书。 斯诺Edgar Snow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 | | 三联书店1971年版 | 我热爱中国——在斯诺生命的最后日子里 | (美)洛伊斯·惠 勒·斯诺 董乐 山译 | 三联书店1978年1月版 | 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谈话 斯诺成功之路——从《西行漫记》看斯诺成功的 内外因素(硕士论文) | 吴黎平 刘力群 |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36页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981年版 | 斯诺眼中的中国 | (美)洛易斯·惠 勒·斯诺著 王 恩光译 | 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版265页 | 斯诺在中国 纪念埃德加·斯诺 旅华岁月——海伦·斯诺回忆录 | 裘克安 刘力群主编 (美)海伦·斯诺 (韦尔斯) | 三联书店1982年版422页 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528页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 斯诺在内蒙古 在欢迎何军长、斯诺等晚会上,毛泽东同志的欢 | 刘力群等编 毛泽东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305页 新中华报1939年9月29日 |
迎词 | | | 最了解中国和毛泽东的美国人 | (美)克里斯蒂 安·苏尔瑟 | (瑞士)洛桑日报1972年2月16日 | 斯诺和红军 | 胡金魁口述 杨湘 君整理 | 湖北日报1981年2月5日 | 斯诺与“一二·九” 斯诺在陕北 回忆病中的斯诺 斯诺与红军 “我热爱中国!”——记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 名记者斯诺 | 陆璀 刘力群 黄国俊 刘力群 榕叶 |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2日 工人日报1982年2月13、15日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4日 解放军报1982年2月14日 宁夏日报1982年2月15日 | 我们都感谢你的(毛主席给斯诺的信) 斯诺在武汉 关于《斯诺在中国》 读“鲁迅和斯诺谈话”析疑 宋庆龄和斯诺 斯诺在上海 关于埃德加斯诺的《中国的红星》及其他〔特集 读欧美人的革命史报告,第二部:革命史的 “古典”〕 | 刘力群 令炘 敏慧 唐弢 日浓 孟波 (日)岩村三千夫 | 人民日报1982年2月15日 长江日报1982年2月18日 人民日报1982年9月3日 人民日报1987年10月15、16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6月20日 解放日报1988年8月7日 (日)中国研究月报1968年25期 | 美中关系与斯诺之死 “毛的美国先生”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印象 | (日)松冈洋子 (美)杰里·伊斯 雷尔 | (日)中央公论1972年87卷4期 (美)太平洋历史评论1978年47卷1期 | 斯诺与《西行漫记》 斯诺在燕园 《斯诺在中国》序 斯诺访问陕北苏区的一份日程表 斯诺著作与中国 “我热爱中国!”——马海德谈斯诺 杰出的新闻记者斯诺和报告文学《西行漫 记》——纪念埃德加·斯诺逝世十周年 | 张小鼎 张文定 黄华 一非 王恩光 葛娴等 尹均生 | 长城1980年1月 新时期1980年3期 读书1980年6期 文物天地1982年1期 世界图书1982年1期 新闻战线1982年2期 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2期 | 埃德加·斯诺与中国抗日战争(硕士论文) 斯诺陕北之行的秘密 《西行漫记》与中美关系 国民党政府对斯诺著作的查禁 斯诺和《西行漫记》 斯诺是怎样去陕北的 宋庆龄与斯诺 埃德加·斯诺采访鲁迅的问题单 让世界重新了解中国——简论斯诺对中国的最 后一次采访 | 周洪钧 万联人 周洪钧 张克明 陈秀霞 刘力群译注 陈小琴 安危译 隋玉洁等 | 复旦大学1983年 新闻业务1984年5期 复旦学报1985年1期 复旦学报1985年1期 国际新闻界1987年1期 新闻战线1987年1期 中国妇女1987年1期 新文学史料1987年3期 国际新闻界1987年3期 | 斯诺陕北之行自述(续) 中国文化对斯诺的影响 追踪红星的人——斯诺采访陕北苏区 斯诺热爱中国的一生 | 刘力群译 吴松江 白黎等 (美)露易丝·惠 勒·斯诺著于 友译 | 新闻战线1987年5期 福州大学学报1988年2卷2期 延安文艺研究1988年2期 国际新闻界年1988年3月 | “五三”惨案后斯诺的山东之行 埃德加·斯诺与中国革命 斯诺与晏阳初往来书信一组 斯诺与一二·九运动 《西行漫记》版本评价 斯诺 海伦和中美文化交流 | 包子衍 张注洪 孙修福译 王静 吴明 穆雷 刘祎 | 齐鲁学刊1989年2期 历史档案1989年4期 民国档案1990年3期 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3期 北京党史研究1993年4期 海南大学学报1995年3期 |
埃德加·斯诺与中国的局部抗战(1931—1937) 费正清 斯诺中国研究的动因探源 斯诺夫妇与中国工业合作化运动 略论斯诺民主抗战思想的形成历程——埃德 加·斯诺民主抗战思想研究组论之一 | 赵德教 赵文莉 陈宇 陈龙娟 李放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4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4期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5期 人文杂志2000年5期 | 走近毛泽东(三)——毛泽东与斯诺 斯诺(1905—1972) 斯诺和他的《西行漫记》 埃德加·帕克斯·斯诺(1905—1972) 斯诺 斯诺(1905—1972) | 甘韶球 杨菲蓉 周洪钧 张功臣 任嘉尧 赵春元 | 毛泽东与他的友人第344页 中国革命史上的外国人物第270页 中美关系史论从第377页 东方梦寻——旧中国的洋记者第118页 民国人物传第10卷第525页 来自异国的朋友——在中国有过特殊经历 的外国人第150页 | 美国新闻记者:斯诺(1902—1972) | 肖黎等主编 |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个洋人第453页 |
斯诺 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挚友。1928年来华,曾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后来到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两年。1936年访问延安。1937年在伦敦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8年2月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没有用《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而改名为《西行漫记》。1939年再次去延安,同毛泽东等谈话,向世界人民及时报道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道,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打击,被迫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来华访问,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逝世。根据他的遗嘱,将部分骨灰于1973年10月19日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内。 斯诺美国记者。1905年7月19日生。1928年来到中国上海。先后任《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论坛报》等报纸的编辑、记者。1936年6月到陕北苏区采访,1937年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1939年再访延安。1959年侨居瑞士。1960、1964、1970年三度访华,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章。1972年2月15日病逝于日内瓦。部分骨灰于1973年10月19日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南岸。 斯诺1905—1972Edgar Snow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全名埃德加·斯诺,曾多次来华,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著有《西行漫记》、《大河彼岸》、《中国巨变》等书。 斯诺1905~1972Edgar Snow美国作家、新闻记者。1905年7月19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民国17年(1928年)秋来到中国,25年(1936年)访问陕西保安,在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26年(1937年)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本名《西行漫记》),对红军和红军领袖作了真实生动的报道,是几十万美国人从中得到了对战斗在黄河岸边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初步印象,同时对他们的奋斗目标和抗日抱负、艰辛和牺牲精神也有了了解。 斯诺Snow,Edgar Parks (1905—72)(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1936年访问陕北革命根据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著有《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 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1928年来华,曾在燕京大学任教。1936年夏,冲破封锁,访问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次年写了《西行漫记》一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深入前线报道战事,掩护爱国人士,1939年再次去延安,和毛泽东等谈话。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道,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打击,被迫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对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2月斯诺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其遗嘱,把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