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大林模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大林模式原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它是斯大林(Stalin, Josif Vissarionovich, 1879—1953)执政时期形成的以高度集权和行政命令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体制。斯大林没有认识到列宁(Lenin,Vladimir Ilyicy,1870—1924)领导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商品关系及其意义,而把新经济政策仅仅看成是为了向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进攻而采取的一种退却政策。斯大林执政以后,曾掀起批判“迷信市场自发力量”的运动,说是新经济政策已经过时,需要根除它的影响,于是停止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转而向资本主义发动全面的进攻。他所选择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核心是脱离和否认商品经济这个基础,提出了商品经济“外壳论”,实质上是认为社会主义最核心的经济关系是非商品性质的,因而是排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他所构造的权力高度集中、行政手段为主、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就是以上述思想为主导的。其主要特征是:(1) 在所有制关系上,实行全民(国家)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两种基本形式;(2) 在国家所有制内部实行部门管理原则;(3) 经济决策权限高度集中化,宏观经济活动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由国家实行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经营自主权;(4) 在集体所有制内部和两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但在国营经济内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5)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斯大林模式具有社会动员力强、影响力大、集中度高、决策实施保障性强、指令传递速度快、行为规范单一的特点,因而它在冲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实现工业化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国家集权过多,而且用行政命令方法管理经济,排斥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效益必然低下。此外,不受监督的高度集中的权力演变成一种特权,形成脱离群众的特权阶层。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体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标准模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