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斯丹达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1783—1842Sidanda’er,Stendhal法国小说家。生于律师之家,中学时接触到了洛克的哲学,1800年投靠拿破仑的军队,征战欧洲。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后,侨居意大利,但因与烧炭党有联系而被驱逐出境。1821年回巴黎,1823年发表《拉辛与莎士比亚》,这是法国最早的现实主义美学论著;1827年发表第一部政论小说《阿尔芒斯》,1839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其中有著名的《法尼娜·法尼尼》(1829);其长篇小说除《红与黑》(1830)外,还有《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巴马修道院》(1839)。斯丹达尔生前不得意,七月革命后只捞到个小城领事职位,文名也很寂寞,但死后却越来越受人重视,有“真正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语)之称。 ☚ 巴尔扎克 高乃依 ☛ 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1783—1842Sidandaer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先驱。生于法国东部格勒诺布尔一个有产者家庭,7岁丧母,外祖父把他教养成人,外祖父身为医生,思想开明,介绍他阅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崇敬拿破仑,曾在拿破仑的军队中任职,随“帝国大军”转战欧洲。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斯丹达尔也结束了他的军人生涯。军旅生活的体验日后成了他创作的重要源泉, 揭露复辟王朝的倒行逆施是他创作中的基本主题。自1814年起,他用各种不同笔名发表过《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斯泰斯的生平》、《意大利绘画史》等谈音乐、绘画、各地风情的作品,发表过美学论文集,其中《拉辛和莎士比亚》一篇最为有名,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第一篇美学宣言, 还发表过散文和长、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红与黑》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主人公于连,精力充沛,聪明能干又喜欢读书, 他羡慕拿破仑时代的年轻人能凭借自己才干青云直上,倘是在大革命时期,他定会走上从军道路,但在王政复辟时期,这条路被堵塞了,他看到神父能拿数倍于拿破仑麾下名将的收入, 就决定通过教会的门路向上爬,他深藏起自己的真实感情,终混迹于贵族、上流社会。当他初步实现了自己的野心,正踌躇满志之时,因市长夫人的一封告密信, 侯爵取消了于连同他女儿玛特儿的婚约,于连感到自己将失去金钱、地位,激忿之下,开枪打伤了市长夫人,被法庭以预谋杀人的罪名处于死刑。小说以细致有力的笔触剖析了于连性格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中的作用。围绕锯木工场小业主的儿子于连的个人经历,作家生动、真实地勾勒出19世纪30年代查理十世统治下的法国社会的生活图景,时代色彩浓厚。小说《红与黑》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魅力,奠定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也奠定了斯丹达尔在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斯丹达尔生前受世人冷遇, 但他坚信: “将会有人了解我”, 并豪迈地宣称:“我为20世纪而写作。”是的,他终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得到越来越多的后人的理解和崇敬。 ☚ 莫里哀 人间喜剧 ☛ 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1783~1842法国作家。一译司汤达。本名马里—昂利·贝尔。生于格勒诺布尔一律师家庭。7岁丧父,由思想开放的外祖父抚育成人。1800年参加拿破仑军队,不久开始创作活动。波旁王朝复辟后,避居米兰,同情意大利革命力量。1817年首次以现名发表散文游记作品。1821年回巴黎后,发表论文《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理论的最早文献。第一部长篇小说《阿芒斯》 (1827)描写一叛逆贵族青年与同名孤女的爱情悲剧,嘲讽复辟贵族的丑恶嘴脸,标志作者已走上现实主义道路。1830年发表长篇巨著《红与黑》,通过于连的形象深刻反映了法国革命失败后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兴起。同年被任命为驻意大利小城维塔尔基亚领事,直至逝世。此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或译《红与白》,未完)揭露了七月王朝银行家统治的实质,在法国文学中第一次揭示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小说中的娄凡是一个类似于连的矛盾形象。另一部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 (1839)以复辟时期北意大利的巴马公国为背景,以贵族青年法布里斯的政治活动与爱情悲剧为线索,揭露了这个封建专制政权的荒淫、残暴,反映北意大利人民反抗“神圣同盟”反动统治的斗争。其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瓦尼娜·瓦尼尼》,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拉米埃尔》等。他一生文学成就巨大。但生前很少为人重视。 ☚ 贝朗瑞 巴尔扎克 ☛ 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1783—1842Standhal法国作家。原名亨利·贝尔。生于保守的律师家庭。早年受启蒙主义的影响,支持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在外祖父的影响下,阅读了《罗马史》、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和莎士比亚等名家的大量作品。1799年到巴黎,投身于革命。1800年跟随拿破仑军队到了意大利,居住米兰。1806年以后随拿破仑征战欧洲。1812年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败北。从此,斯丹达尔结束了戎马生涯,丢掉了“铁饭碗”。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他长期侨居米兰。在意大利,由于他支持烧炭党的活动,引起了奥地利警察的注意。1821年意大利革命受挫,他作为烧炭党同情分子而被奥国警方驱逐出境,回到巴黎。他在米兰七年潜心于研究意大利的绘画、音乐、文学,写出了《意大利绘画史》,并第一次用斯丹达尔的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回法国后,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发表了《拉辛和莎士比亚》,该书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理论文献,同浪漫主义与传统古典主义展开论战,倡导批判现实主义原则。以后,他又发表了小说《阿芒斯》、《瓦尼娜·瓦尼尼》、散文《罗马散步》等。1830年他的代表作《红与黑》问世。晚年写有《吕西安·娄凡》(又名《红与白》)和《巴尔马修道院》。小说《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书名“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波旁王朝的教会统治。主人公于连·索瑞尔是个锯木匠的儿子。拿破仑时代,他想靠军功而飞黄腾达;王政复辟时期,想通过走教会的道路,实现他改变阶级地位和向上爬的野心。最后他被捕入狱处死。作者以浓墨重彩刻画于连这个个人奋斗的典型。在他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有反抗贵族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一面,又有向特权阶级投靠妥协的一面,不过于连的反抗与妥协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小说真正的认识价值:在于反映了贵族与日益得势的资产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描述了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的腐化生活,反映了“七月”革命前夕,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 ☚ 夏多布里昂 拉马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