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斩将搴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斩将搴旗 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作战勇猛,大立战功。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变式〕斩将刈旗 斩将夺旗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反义〕损兵折将 〔连用〕冲锋陷阵 追奔逐北
斩将搴旗犹言骁勇杀敌。《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善战 善战贯战 善敌 任战 ☚ 作战勇敢 英勇善战 ☛ 拔出 拔出拔(拔起;拔取;拔搴;~剑;~草;~苗;~牙) 揠(~苗助长)挦 捽 挺(~剑) 撅 擢(~发;~筋) 搴(~草;斩将~旗)掣(掣取;~签) 攓(攓取) 抽出 另见:拉 取出 ☚ 牵挽 撕 ☛ 斩将搴旗成语。斩杀将帅,拔掉旗帜。形容战胜敌军。也作“搴旗斩将”。搴:拔取。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斩将搴旗斩杀将帅,拔掉旗帜。形容战胜敌军。也作“搴旗斩将”。搴:拔取。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斩将搴旗zhan jiang qian qikill enemy generals and capture their flags 斩将搴旗zhǎn jiàng qiān qí【解义】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方的军旗。形容勇猛善战或沙场鏖战。 斩将搴旗《辞源》源云:《史记·九九·叔孙通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也作“斩将刈旗”。《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战之,为诸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侯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斩将搴旗zhǎn jiànɡ qiān qí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作战勇猛,大立战功。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斩将搴旗zhǎn jiànɡ qiān qí见“搴旗斩将”。 14B4【斩将搴旗】zhǎn jiàng qiān qí斩敌将,拔敌旗,形容作战勇猛过人。搴:拔取。 斩将搴旗zhǎnjiàng-qiānqí〔并列〕 搴,拔取。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英勇善战。语出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彭德怀元帅,在朝鲜半岛~,使美军不敢越雷池一步。” 冲锋陷阵;斩将搴旗 冲锋陷阵;斩将搴旗chōng fēng xiàn zhèn;zhǎn jiàng qiān qí【上】陷:深入,攻破。冲入敌人阵地,攻克敌人防线。形容作战勇敢。泛指勇于冲在战斗的最前列。 ☚ 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重整旗鼓;再合余烬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