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斩将搴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斩将搴旗

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作战勇猛,大立战功。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变式〕斩将刈旗 斩将夺旗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反义〕损兵折将
〔连用〕冲锋陷阵 追奔逐北
  • 上一篇:斩钉截铁
  • 下一篇:斩尽杀绝

斩将搴旗

犹言骁勇杀敌。《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即使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降汉,跟随的儒生百余人。叔孙通迟迟不为引见,而专引见一些壮士,相从的儒生不高兴,骂叔孙通。“叔孙通闻之,乃谓曰: ‘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 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 搴(qian):拔取。汉初,随叔孙通降汉的儒生对叔孙通专引见武士不满,叔孙通对他们说: 现在汉王争夺天下,正需征战之士,日后时机到来,再推荐你们。

善战

善战

贯战 善敌 任战
善于带兵打仗,富有战斗经验:能征善战能争惯战 能征惯战
既善于谋略,又善于打仗:能谋善战
勇猛而擅长作战:骁勇善战
勇猛善战:悍战 斩将刈旗 斩将搴旗 搴旗虏将 搴旗取将 搴旗斩馘 搴旗斩将 斩将夺旗
 勇敢善战:匹马一麾
(善于作战:善战)

☚ 作战勇敢   英勇善战 ☛

拔出

拔出

拔(拔起;拔取;拔搴;~剑;~草;~苗;~牙) 揠(~苗助长)挦 捽 挺(~剑) 撅 擢(~发;~筋) 搴(~草;斩将~旗)掣(掣取;~签) 攓(攓取) 抽出
提引而出:掎拔
拔出鬓角上的白发:镊鬓 镊髩
 拔除白发和白须:镊白
把刀稍微拔出鞘:扣刀
(从物体里取出:拔出)

另见:拉 取出

☚ 牵挽   撕 ☛

斩将搴旗

成语。斩杀将帅,拔掉旗帜。形容战胜敌军。也作“搴旗斩将”。搴:拔取。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斩将搴旗

斩杀将帅,拔掉旗帜。形容战胜敌军。也作“搴旗斩将”。搴:拔取。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汉代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故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斩将搴旗zhan jiang qian qi

kill enemy generals and capture their flags

斩将搴旗zhǎn jiàng qiān qí

【解义】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方的军旗。形容勇猛善战或沙场鏖战。
【例句】他突破重围,~,英雄气概让人佩服。
【反义】损兵折将

斩将搴旗

《辞源》源云:《史记·九九·叔孙通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也作“斩将刈旗”。《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战之,为诸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侯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按,此语亦作“斩将拔旗”。《新唐书·列传一百一十七·忠义中·张巡》:“巡使南南霁云等开门径扺子奇所,斩将拔旗。”

斩将搴旗zhǎn jiànɡ qiān qí

搴:拔。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作战勇猛,大立战功。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变式〕斩将刈旗 斩将夺旗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
〔反义〕损兵折将
〔连用〕冲锋陷阵 追奔逐北

斩将搴旗zhǎn jiànɡ qiān qí

见“搴旗斩将”。

14B4【斩将搴旗】zhǎn jiàng qiān qí

斩敌将,拔敌旗,形容作战勇猛过人。搴:拔取。

斩将搴旗zhǎnjiàng-qiānqí

〔并列〕 搴,拔取。斩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英勇善战。语出汉·李陵《答苏武书》:“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彭德怀元帅,在朝鲜半岛~,使美军不敢越雷池一步。”
△ 褒义。多用于描写战场上英勇常胜。
也作“斩将刈旗”、“斩将夺旗”。

冲锋陷阵;斩将搴旗

冲锋陷阵;斩将搴旗chōng fēng xiàn zhèn;zhǎn jiàng qiān qí

【上】陷:深入,攻破。冲入敌人阵地,攻克敌人防线。形容作战勇敢。泛指勇于冲在战斗的最前列。
◆ 也作“冲锋陷坚”“冲锋陷锐”。白先勇《岁除》:“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下】搴:拔取。砍杀敌军将领,拔下敌军旗帜。形容勇猛善战。
◆ 也作“斩将刈旗”、“斩将夺旗”。《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综】形容上阵将士作战勇猛,冲锋在前,能砍能杀,英勇善战。
【例】
❶ 巴金《读〈新生〉及其他》:“我绝不是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❷ 他是一名抗日骁将,当年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立下了赫赫战功。

☚ 鸱视狼顾;虎超龙骧   重整旗鼓;再合余烬 ☛
000011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