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斑蝥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斑蝥中毒

斑蝥又称斑猫、斑毛、盘蝥虫、鸡公虫。斑蝥素是斑蝥虫体中一种主要的有毒物质,含量约为1~1.2%。医疗上以干燥虫体入药。斑蝥在我国古代就作药用,治疗疥癣、恶疥。本品具有发泡、引赤、生毛和抗表皮真菌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和缺毛症。斑蝥对子宫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中毒者多发生于私自堕胎,也有少数因服用过量药物而中毒或死亡。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发赤、发泡作用,进入动物体内对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消化道溃疡症。服用斑蝥粉(虫体) 0.6克可引起中毒,致死量为1.5克,自中毒到死亡快者半小时,慢者1~3小时。

斑蝥中毒

口服或皮肤接触过量的斑蝥或斑蝥素所致的中毒。斑蝥为有毒昆虫,其所含斑蝥素对消化道粘膜或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及坏死。口服中毒者可出现口咽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斑蝥素对肾脏也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可造成中毒性肾病,导致尿少、血尿、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重症者可死于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尸体主要征象为消化道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形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中毒原因多为意外事故。斑蝥素的致死量约为32~64毫克 (斑蝥含斑蝥素约为1~1.5%)。

斑蝥中毒

斑蝥中毒

斑蝥(Mylabris)是鞘翅目、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为剧毒中药。中毒原因:
❶用斑蝥作为堕胎剂或治疗月经不调服用过量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❷误将斑蝥作偏方预防狂犬病或治疗癌症而致中毒。
❸检药时错将斑蝥作为土鳖虫发出而致中毒死亡。
❹制造斑蝥软膏时不注意防护,由皮肤及口、鼻粘膜吸入引起中毒。
❺国外曾有斑蝥用于自杀或他杀的案例报告。斑蝥素的致死量约为32~64mg。
本品含斑蝥素(C10H12O4)约1~1.2%,皮肤接触斑蝥可致红斑、水泡甚至坏死。口服后引起剧烈胃肠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和休克等临床表现,重症病例可于1~15小时内死于周围循环衰竭。如病程迁延,可引起肾脏损害,尿少、尿频、尿道烧灼感和排尿困难,尿内出现蛋白和红细胞,甚至肉眼血尿,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尸体检查 主要病变为胃肠道损害及中毒性肾病。膀胱内有血性尿液,粘膜点状出血。食道粘膜肿胀充血,可见斑块状溃疡。胃粘膜显著充血和灶性表层糜烂,病变可延伸到小肠上部; 用放大镜检视胃肠内容物及粘膜表面,有时可见有颜色的斑蝥残躯碎翼。肾小管上皮浊肿及坏死。检材以呕吐物,吃剩的药物或虫体及胃内容物为最好。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按Stas-Otto法温浸提取,于酸性水溶液中用氯仿提取,低温(56℃)蒸干。
筛选试验: 残渣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呈紫红色,示有斑蝥素存在。
颜色反应: 残渣加1%邻硝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少许,小火加热至沸,如有斑蝥素存在,则呈红棕色,在紫外线下观察,可见有黄色荧光。
结晶试验: 残渣经微量升华后分离出短棒状或棱柱形结晶,可与已知样品结晶相比对。
生理试验: 残渣溶于植物油中,涂贴于前臂皮肤上,经24小时,如皮肤红肿发泡,示有斑蝥素存在。

☚ 蟾蜍中毒   霉变食物中毒 ☛
000078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