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选考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选考异

文选考异

《文选》研究著作。四卷。清孙志祖著。志祖字诒谷,或作颐谷,号约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分刑部,补山东司主事,由员外郎升云南司郎中,擢江南道监察御史,乞养归,以著作为事。嘉庆六年(1801)掌教紫阳书院,同年以疾卒。事迹见《清史稿·儒林传》。据其《文选理学权舆·叙》称,因汪师韩未见潘耒、何焯、钱陆灿三家《文选》勘本,故仿朱熹《韩文考异》之例,作《文选考异》四卷,以补汪氏《文选理学权舆·质疑》。此书多引潘、何、钱三家校本,对三家之说,或补充,或改正,并不尽从。如《考异》卷一《昭明序》“集其清英”句,孙曰:“何氏焯校‘清’改‘菁’。志祖案,‘清’字似不必改,《西都赋》‘鲜颢气之清英’,二字固有本也。”又卷一《西都赋》“仿太紫之圜方”,孙云:“何云,‘圜’,宋本作‘圆’。《后汉书》注:‘太微方而紫宫圆。’志祖案,《西京赋》‘圜阙竦以造天’,善引《字书》曰:‘圜’亦‘圆’字也,则二字固不分矣。”孙氏又作《文选李注补正》四卷,亦为补汪师韩书之《质疑》,然较《考异》逊色。《文选考异》收入《丛书集成》。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印本。

☚ 文选理学权舆   文选笔记 ☛

文选考异

文选考异

《文选》校本。十卷。清胡克家(1757—1817)著。克家字占蒙,号果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以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升郎中,积仕至安徽、江苏巡抚。事迹见《清史稿列传》卷三三。此书与孙志祖名同而实异,乃嘉庆中胡氏据所得南宋淳熙尤袤刻本,并与明袁褧六臣本(袁本)、明茶陵陈仁子增补六臣本(茶陵本)互校异同而成,附刊于尤刻本之后。《文选考异序》云:“《文选》之异起于五臣,然使有五臣而不与善注合并,若合并矣,而未经合并者具在,即任其异而不考,当无不可也。今世间所存仅有袁本,有茶陵本,及此次重刻之淳熙辛丑尤延之本。夫袁本、茶陵本,固合并者,而尤本仍非未经合并也。何以言之?观其正文,则善与五臣已相羼杂,或沿前而有讹,或改旧而成误。悉心推究,莫不显然也。观其注则题下篇中,名尝阑入吕向、刘良,颇得指名,非特意主增加,他多误取也。观其音则当句每未刻五臣,注内间两存善读,割裂既时有之,删削殊复不少。崇贤旧观,失之弥远也。……余夙昔钻研,近始有悟,参而会之,征验不爽。又访于知交之通此学者,元和顾君广圻、镇洋彭君兆荪,深相剖析,佥谓无疑。乃条举件系,编撰十卷。”据此则《考异》实为胡氏并顾广圻、彭兆荪同撰。本书于袁本、茶陵本之外,又录入何焯、陈景云诸家校语并有所辨正,可谓集当时校勘之精华。与尤刻本相较,胡刻改正其明显的错误达七百馀处。然胡氏仍有许多不足。首先他所据尤本并非尤本中最优者,其本既缺尤刻《李善与五臣同异》,又失袁说友之跋。其次,胡氏称世间所存仅有袁本、茶陵本,也不正确。袁本所祖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所刻明州本,茶陵本所祖南宋绍兴间赣州本并存于世。此外,李善单注本最早当推北京图书馆所藏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刻本,胡氏既未能据以校勘,故称李善注本悉从六臣合并注本中摘出,显见是错误的结论。胡刻《文选》并《考异》,中华书局1977年11月影印出版。

☚ 选学膠言   文选集释 ☛

文选考异

四卷。清孙志祖(1737—1801)撰。自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问世以来,流布极广。社会通行的注本亦为不少。孙志祖则认为当时社会广泛流传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只载“李 (善)注”一家,字句讹误脱衍、杂驳之处太多,于是亲自借阅当时潘稼堂、何义门、钱圆沙三家校注本,参稽众说,仿照“朱子韩文考异之例,辑成四卷”(《序》)以纠正毛氏汲古阁本之误。注意从音韵、考订、训诂等方面阐发议论,以补“李注”之不足。此书现附于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之后。现存最早版本为嘉庆戊午 (1798)孙氏自刻本。光绪十五年 (1889)《读画斋》重刊本及番禺陶氏刻本存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