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民族形式
在民族发展历史中形成的、适合于表现本民族特定生活内容的文艺构造方式和表现手段。文艺的民族形式为民族的内容所制约,是渗透着民族内容的形式。无论语言、结构,还是体裁、表现手法,都带有本民族的特点和韵味,并为本民族的群众所喜闻乐见。表现形式的诸要素中,语言是民族形式的第一标志,因为它最能生动有力地表现民族生活,反映民族心理,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例如戏曲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固有民族形式。民族形式愈鲜明愈能引人瞩目,愈能立于世界文艺之林。由于民族形式的构成是本民族长期的文艺发展、不断加工、锤炼固定的结果,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如我国的近体诗形式规则。同时,民族形式也随时代的发展、表现内容的需要而不断革新,如“五四”时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新的民族形式。既充分运用固有的民族形式,又勇于创造新的民族形式,是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宣传事业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