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翁化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翁化俗

典源出处 《汉书 ·循吏传》:“文翁……少好学,通 《春秋》,……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 (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閤。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 (由) 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释义用法 汉代文翁任蜀郡守时,提倡教育,送人入京师受业,又在成都举办官学,使当地民风为之一变。后用此典称扬地方官员讲求教化,治政有方。
用典形式
【文翁化俗】 唐·杜甫:“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文翁分符】 唐·张祜:“文翁莫厌分符久,韩信终须仗钺行。”
【文翁教授】 唐·王维:“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文翁儒化】 唐·杜甫:“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讲学文翁】 清·宋琬:“讲学文翁今再睹,勒铭张载有新题。”

文翁化俗wén wēng huà sú

称颂地方官推行教化,治理有方;也咏蜀地任官。《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閤。……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张祜《投滑州卢尚书》:文翁莫厌分符久,韩信终须仗钺行。羊士谔《书楼怀古》:何独文翁化,风流与代深。

文翁化俗

典源出处 《汉书 ·循吏传》:“文翁……少好学,通 《春秋》,……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 (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閤。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 (由) 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释义用法 汉代文翁任蜀郡守时,提倡教育,送人入京师受业,又在成都举办官学,使当地民风为之一变。后用此典称扬地方官员讲求教化,治政有方。

用典形式

【文翁化俗】 唐·杜甫:“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文翁分符】 唐·张祜:“文翁莫厌分符久,韩信终须仗钺行。”

【文翁教授】 唐·王维:“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文翁儒化】 唐·杜甫:“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讲学文翁】 清·宋琬:“讲学文翁今再睹,勒铭张载有新题。”

文翁化俗

《汉书.文翁传》:“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童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是大化。”后用来称颂官吏施行教化,易风变俗。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文翁化俗

借指地方官员通过教化而改变民风。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 “使君高义驱今古,廖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难封侯。”
○ 文翁

文翁化俗

【出处】 《汉书·文翁传》:“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释义】 汉景帝时文翁任蜀郡太守,他注重教化,遣派有才干的小吏去京师学习受业,又在当地办起官学,使当地学风大盛。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推行教化,改变民风。
【例词】 讲学文翁 文翁化俗 文翁讲肆 文翁教授 文翁儒化文翁之堂 文翁化 文翁风化文翁正俗 文翁教化 文翁劝学
【用例】
〔讲学文翁〕 清·宋琬《送张蔚生明府》:“讲学文翁今再睹,勒铭张载有新题。”
〔文翁风化〕 宋·柳永《一寸金》:“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
〔文翁劝学〕 唐·薛能《送崔学士赴东川》:“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
〔文翁正俗〕 南朝梁·丘迟《永嘉郡教》:“虽谢文翁之正俗,庶几龚遂之移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