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章缘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章缘起

文章缘起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

☚ 文章流别论   文心雕龙 ☛

文章缘起

理论批评专著。一卷。旧题南朝梁任昉撰。任昉(459—508),字彦昇。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人。历仕齐、梁,官至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善属文,南齐时曾与沈约、谢朓等同为“竟陵八友”。他长于应用文体的无韵之“笔”,而诗名逊于沈约,当时有“沈诗任笔”之称。后转而致力于诗,意欲以用典制胜,却又形成“拘挛补纳”之弊,在当时造成不良影响。

《梁书》本传说“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盛行于世”,但却未言其有《文章缘起》之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梁有《文章始》一卷,任昉撰”,但注以“亡”字,说明此书当时已不见。《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任昉《文章始》一卷,张绩补。张绩生平事迹不详,其所补亦不知何据。宋人王得臣《麈史》称梁任昉著《文章缘起》一书,所举目录与现在所见本相合。综观以上所载,知梁任昉本有《文章始》,唐张绩曾补《文章始》,宋时又有托名任昉的《文章缘起》,三者固有一线相承,但迷离恍惚,未知今本《文章缘起》与任昉原作竟有多大关系。而无论如何,都可看出从魏晋至唐宋文体辨析分类的日趋细密,以及力图追溯各体渊源的文学批评风气。如今本《文章缘起》卷首有一短序,谓“《六经》素有歌、诗、书、诔、箴、铭之类”,以儒家经典为各体作品的源头,是持有宗经思想的古人的普遍观念。再如将文体区分为八十四类(《麈史》作八十五类),为《文心雕龙》、《文选》分类的两倍有余。但其分类颇为驳杂琐细,仅诗一项,便厘为“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九言诗”、“离合诗”、“歌诗”等名目,只着眼于形式,而不利于对诗的特质之总体把握。“表”之外又有“让表”之目,亦属不当。有的本为具体作品的题目,如屈原《离骚》,扬雄《解嘲》,此书则均作为文体之一种,立为条目。还有的本为作品内容方面的词语,书中也截取下来作为文体名称,如崔瑗《草书势》原论草书的笔势,此书也以为文体之一种。诸如此类,所在多有。在追溯各体作品渊源之时,也颇有失当之处。如三言诗最早见于汉代,乐府中《练时日》通篇三言,此书却推迟至西晋夏侯湛;四言诗是《诗经》的主要体式,此书则推迟至西汉韦孟《讽谏诗》。此类纰谬,更不胜枚举。不过对于古人文体辨析及其缘起,也有一些参考和索引的作用。

明李懋仁曾为此书作注,或解释文体名称,或辨正各体起源,并自撰《续文章缘起》,亦不足观。商务印书馆曾将二书合为一册,收入《丛书集成初编》,于1937年出版,1959年补印。

文章缘起

文章缘起

旧题南朝梁·任昉撰。一名《文章始》。一卷,久佚。《四库全书总目》疑今传本乃张绩所补之本。昉 (460—508),乐安博昌 (今山东寿光)人。南齐时官至司徒右长史,梁时历任义兴、新安太守等。张绩不知何许人。书中论述诗文骚赋各体的缘起,有八十五题之多,于文体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唯辞甚简略,疏误亦多。有《学海类编》刊明陈懋仁注本,影印 《四库全书》本,《文学津梁》本。

☚ 文章流别论   诗品 ☛

文章缘起

文论集。南朝梁人任昉(459—508)撰。一卷。《梁书》 本传:“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未说著有此书。《隋书·经籍志》载任昉著《文章始》一卷, 有录无书,可知此书至隋已佚散。《新唐书·艺文志三》丙部子录杂家类有目,注曰:“张绩补。”宋嘉祐间王得臣著《塵史·论文》:“梁任昉集秦汉以来文章名之始,目曰《文章缘起》,自诗、赋、离骚至于势,约八十五题,可谓博矣。”其书名与内容,与今本相同,或为宋人所托,抑为张绩所补。此书专叙各体文章起源,博蒐秦汉各体文章之名,各溯其始,然目琐杂,把内容列为文体,殊不合理,所举发端之作,亦不足为据,但证引广博,可资参考。明陈懋仁曾为之作注,广蒐归籍,并撰《续文章缘起》一卷。今有《戋门广牍·艺苑》本,《砚北偶钞》本,《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

文章缘起

文章缘起

理论批评专著。一卷。旧题南朝梁任昉撰。任昉(459—508),字彦昇。乐安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人。历仕齐、梁,官至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善属文,南齐时曾与沈约、谢朓等同为“竟陵八友”。他长于应用文体的无韵之“笔”,而诗名逊于沈约,当时有“沈诗任笔”之称。后转而致力于诗,意欲以用典制胜,却又形成“拘挛补纳”之弊,在当时造成不良影响。
《梁书》本传说“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盛行于世”,但却未言其有《文章缘起》之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梁有《文章始》一卷,任昉撰”,但注以“亡”字,说明此书当时已不见。《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任昉《文章始》一卷,张绩补。张绩生平事迹不详,其所补亦不知何据。宋人王得臣《麈史》称梁任昉著《文章缘起》一书,所举目录与现在所见本相合。综观以上所载,知梁任昉本有《文章始》,唐张绩曾补《文章始》,宋时又有托名任昉的《文章缘起》,三者固有一线相承,但迷离恍惚,未知今本《文章缘起》与任昉原作竟有多大关系。而无论如何,都可看出从魏晋至唐宋文体辨析分类的日趋细密,以及力图追溯各体渊源的文学批评风气。如今本《文章缘起》卷首有一短序,谓“《六经》素有歌、诗、书、诔、箴、铭之类”,以儒家经典为各体作品的源头,是持有宗经思想的古人的普遍观念。再如将文体区分为八十四类(《麈史》作八十五类),为《文心雕龙》、《文选》分类的两倍有余。但其分类颇为驳杂琐细,仅诗一项,便厘为“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九言诗”、“离合诗”、“歌诗”等名目,只着眼于形式,而不利于对诗的特质之总体把握。“表”之外又有“让表”之目,亦属不当。有的本为具体作品的题目,如屈原《离骚》,扬雄《解嘲》,此书则均作为文体之一种,立为条目。还有的本为作品内容方面的词语,书中也截取下来作为文体名称,如崔瑗《草书势》原论草书的笔势,此书也以为文体之一种。诸如此类,所在多有。在追溯各体作品渊源之时,也颇有失当之处。如三言诗最早见于汉代,乐府中《练时日》通篇三言,此书却推迟至西晋夏侯湛;四言诗是《诗经》的主要体式,此书则推迟至西汉韦孟《讽谏诗》。此类纰谬,更不胜枚举。不过对于古人文体辨析及其缘起,也有一些参考和索引的作用。
明李懋仁曾为此书作注,或解释文体名称,或辨正各体起源,并自撰《续文章缘起》,亦不足观。商务印书馆曾将二书合为一册,收入《丛书集成初编》,于1937年出版,1959年补印。

☚ 文心雕龙   诗式 ☛
文章缘起

《文章缘起》

古代文体论著作。又名《文章始》。旧本题师南朝梁任昉撰。全书一卷。内容主要阐述各类文章体裁的缘起,包括诗、骚、赋、歌、诏、策、表、书、奏、启等,共85种。有明代陈懋仁注本,清代方熊补注本、《学海类编》本、《文字津梁》本等。

☚ 文章指南   文章概论 ☛

文章缘起

一卷。梁任昉 (460—508)撰。(任昉生平详见 《述异记》 辞目)。本书曾收入 《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称 “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未提到《文章缘起》。考《隋书·经籍志》载任昉《文章始》一卷,称 “有录无书”。是其书应在隋时已亡。《唐书·艺文志》载有任昉《文章始》一卷,注曰 “张绩补”。张绩不知何许人。然在唐已补其亡,可知唐时无此书。宋人修《太平御览》所引书一千六百九十种,有挚虞 《文章流别》、李充翰《林论》之类,无不备收,亦无此名。今检其所列,引据颇疏,标目琐杂。如 “以表” 与 “让表” 分为二类。“骚”与“反骚”别立两体。“挽歌云起缪袭,不知薤露之在前。” “玉篇云起凡将,不知苍颉之更古。”崔骃《达旨》,即扬雄 《解嘲》之类,而别立 “旨”之一名。崔瑷 《草书势》,乃论 “草收”之笔 “势”,而强标“势”之一目。皆不足据为典要。至于谢恩曰 “章”,《文心雕龙》载有明释,乃直以 “谢恩”两字为文章之名。尤属未协,疑为依托。并书末洪适一跋亦疑从《盘洲集》中钞入。然王得臣为嘉祐中人,而所作 《麈史》有曰,“梁任昉集秦、汉以来文章名之始,目曰 《文章缘起》。自诗、赋、离骚至于势约,凡八十五题,可谓博矣。既载相如《喻蜀》,不录扬雄 《剧秦美新》。录《解嘲》而不收韩非《说难》。取刘向《列女传》而遗陈寿《三国志评》。”又曰“任昉以三言诗起晋夏侯湛,唐刘存以为始鹭于飞,醉言归。任以颂起汉之王褒,刘公始于周公《时迈》。任以檄起汉陈琳檄曹操,刘以始于张仪檄楚。任以碑起于汉惠帝作四皓碑,刘以管子谓无怀氏封太山刻石纪功为碑。任以铭起于秦始皇登会稽山,刘以为蔡邕铭论黄帝有巾几之铭云云。”所说一一与此本合。知北宋已有此本。其殆张绩所补,后人误以为任昉本书。明陈懋仁为其作注,注本收入《学海类编》及《丛书集成初编》。清人方态更附益之,有《邵武徐氏丛书初刻》本。

文章缘起

又名《文章始》。体裁为文体论。旧题为南朝梁任昉撰。今本疑是《新唐书·艺文志注》所载张绩补撰之书。所述诗文骚赋各体的缘起,有85题。言辞简略,也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