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献调查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献调查法 也称文献研究法。是指调查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课题,通过搜集和阅读文献以获取资料的方法。它不直接接触被调查者,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员和设备,因此具有客观、可靠和节约的特点。运用文献调查法的基本条件是搜集到有用的文献,对调查具有实用的知识信息。搜集的知识信息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形式上具有多样性。通过文献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尽可能丰富的信息资料,就能够了解调查课题的研究状况和进展的有效途径。 运用文献调查法的步骤:①明确调查课题的中心内容,确定查阅文献的范围,一定要明确查找范围的宽窄、深浅,才能集中力量找准查全。②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查阅文献目录,一般以查找综合性的检索工具为主,然后再查专业性的检索工具加以补充。③根据查阅文献的范围和文献的可能来源,确定捡索途径和方法,如按内容、按分类,按作者或其它线索进行检索,都要分析考虑后才能确定。④到图书馆,通过图书目录、期刊目录和各种联合目录,找到需要查阅的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⑤对文献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要对文献进行筛选,把有价值的文献,包括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文章、专著、数字、资料和音像制品等搜集起来,保存下来。 运用文献调查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多种多样。从检索角度看,一般有三种方法:①常用法。运用文摘、题录、简介等检索工具查找文献。主要通过书名、分类、主题等内容途径查找,也可通过著者,号码或其它途径查找。②追溯法。运用书籍和论文作者在文后所附参考文献资料目录追踪检索需要的文献。③循环法,先按常用法查出一定时期内的文献,再用追溯法查出需要的文献,循环向前推移,可逐步查准查全。从研究角度看,一般可采用三种方法:①推理法。从阅读报纸、书刊或其它途径得到的信息出发,加上已有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导出结论,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要善于从一些似乎互不相关的信息中,努力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大胆假设、丰富想象、严密演释,以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②转换法。运用文献抽样的方法,把用文字表示的文献转换为用数量表示的资料,用于描述变化中的事件或过程。具体地说就是预先编制好信息对象研究的所有文献单位的清单,抽取所需样本,确定分析单位,界定内容的类别,最后对内容进行定量处理与计算。③分析法。对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初级分析和次级分析。初级分析要努力获取有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次级分析则要识别和处理所选择的资料中的偏见和错误,选择适当的指标和索引体系,做好分析和追加的分析,得出比初级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和适用的结论。 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利用由人专门建立的、以文字或声象的形式记录下来的,用来传递或保存的信息资料进行调查的方法。文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之一,几乎所有的社会调查都是从文献资料开始的。文献资料有第一手和第二手的区别,文献调查应尽可能地使用第一手资料,应注意资料的可靠程度。一般可有3种形式: ☚ 比较鉴别法 判断性预测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