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文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文斐湖南醴陵人 文斐文 斐 周 鳞等 *革命人物志第2集第52页 文斐字牧希,又字幻園,湖南醴陵人,1903年肄業於湖南師範館。1905年春東渡日本,入東京鐵路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畢業歸國,參加萍醴起義,事敗,再赴日本,入東洋大學習法政。1908年返國,主教醴陵渌江中學、湖南廣益學校及湖南鐵路學校。1910年冬,擬建同盟會湘支部,被推爲成立會會長。1911年春,與黨人創立廣惠礦業公司,擔任中路策應起義工作; 武昌起義後,參加長沙獨立活動; 11月參謀部成立,任參謀。參議會成立後,任委員,專管民政事宜。旋任第二鎮參謀長。後調駐醴陵,再調援鄂,同月辭職,改調任都督府顧問。1912年任湖南商辦粤漢鐵路公司協理。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主辦《長沙》 日報,任湖南都督府軍事參議會委員,參加討袁失敗後走日本。1915年回國討袁,被捕入獄。1916年袁世凱死後獲釋。被委為湖南省督軍署顧問,兼涵德女校校長。1917年桂督譚浩明率師援湘,委爲粤漢鐵路局局長,後隨譚赴南寧,任廣西督軍署秘書。旋返湘,任湘南總司令部參議。1920年任湖南省軍署顧問。1927年任永興縣縣長。晚年居家,被鄉人推舉爲醴陵救濟院院長,後創設同仁醫院。 文斐 文斐1872~1943字牧溪。醴陵人。廪生。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湖南中路师范学堂。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赴日本东京铁道学校留学,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历任醴陵渌江中学堂监督、湖南铁路学堂教务长、《长沙日报》总理、湘路公司协理等职。并在长沙重组同盟会湖南支部、任支部长。辛亥长沙起义后,任湘军第二镇参谋长、都督府顾问兼《长沙日报》总理。此后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护法”战争。谭延闿二次督湘时被委任为省长公署顾问。抗日战争爆发后,避居醴陵任醴陵救济院院长,并创办开明中学及同仁医院。卒于醴陵。 ☚ 马福益 文经纬 ☛ 文斐 文斐1872—1943字牧希,一字幼园。醴陵县人。早年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3)入湖南师范馆学习,旋改入湖南中路师范。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铁道学校,加入同盟会。1906年冬萍浏醴起义爆发,他回湘谋响应。失败后避走日本,继续入铁道学校学习。1908年毕业归国,历任醴陵瀑江中学监督、湖南铁路学堂教务长等职。宣统二年 (1910) 冬,与曾杰等重组同盟会湖南支部,任会长。1911年任 《长沙日报》报馆总理,常发表批评时政言论。参与组织 “湘路协赞会”,号召国人反对清廷铁路国有政策。兼任湘路公司协理,主张湘路自办。湖南光复后出任都督府参谋。谭延闿夺权后,委他为第二镇参谋长,旋奉调率部援鄂。袁世凯篡政后,他上书辞职,脱离军籍,回湖南任都督府顾问,兼《长沙日报》总理。1913年 “宋案” 发生后,主持《长沙日报》声讨袁世凯。“二次革命”爆发后,与程潜起兵讨袁。失败后赴日本。1915年回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被捕系狱。袁死后获释,参与护法运动。后被谭延闿任为省公署顾问。抗日战争期间避居家乡,任醴陵救济院院长,并创办同仁医院。1943年病逝。 ☚ 任作民 陶思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