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学的阶级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学的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wenxue de jiejixing

文学作品中一定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带有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客观原因来看,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活中充满了阶级矛盾。特别是在作为社会生活核心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军事生活当中更充满了阶级斗争。因此,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学就必然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从主观方面看,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作家无不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他的思想情感、政治道德观念、人生观、社会理想中都带有一定阶级性。因此,当他带着阶级性去观察、体验、加工、改造社会生活、创造艺术作品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阶级意识渗透到作品中去了。由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文学就必然带上了阶级性。
但是具体到不同文学作品,文学的阶级性又有其复杂性。这表现在,有的文学作品直接描写了阶级斗争和政治事件,因而有明显而强烈的阶级性,如茅盾的《子夜》这类作品。有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作家复杂的思想情感,因而使阶级性在作品中的表现也复杂起来。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小说一方面批判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的革命要求,但另一方面,小说又宣传了所谓的“道德自我完善”,表现了改良主义思想。对这样的作品就不能简单地认定它表现了怎样的阶级性。还有的作品虽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它的表现却是隐晦的。从表面很难一下子发现它的阶级性。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就有许多篇作品借用大量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表现其思想意义,其阶级性显得不易把握。另外,还有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些与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甚至社会生活都无什么直接联系的内容。如山水诗、花鸟画都是表现自然之美的,很难说它有什么阶级性。对于此类作品只有联系作者具体生活经历、思想状态,才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的阶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审美趣味的阶级倾向方面。

☚ 文学的人民性   文学的人性 ☛
000184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