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文以贯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文以贯道

中国古代艺术伦理命题。意为文学作品要贯彻仁义道德的内容,成为仁义道德信息的传播载体。语出韩愈的学生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这是对韩愈关于文道关系基本观点的概括。韩愈提倡古文,重视恢复古道,他重道而不轻文:“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韩愈:《答陈生书》)。古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承的仁义之道;所谓古文,指先秦两汉时通行的散体文章。韩愈认为,文章是道德的表现手段,提倡古道、古学,就要用古文,而不能用骈文或时文。以此反对六朝至初唐文学离开儒家道统和忽视内容单纯追求辞藻的倾向。它反对形式主义文风,有利于文学的发展;但由于把文学囿于封建道德的疆界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文学的艺术发展。“文以贯道”是韩愈艺术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历史上得以广泛传播,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在宋代,这种观点受到重道轻文的理学家的批评;如朱熹说:“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朱子语类》卷139)

文以贯道

文以贯道

语出李汉《昌黎先生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李汉是韩愈的学生,这番话是对韩愈关于文、道关系观点的一种综括和阐释。意为用文来贯彻儒家道统。这是韩俞文论的核心,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基石之一,被宋人说成“以一句蔽三百年唐文之宗”(王柏《题碧霞山人王文公集后》)。韩愈十分重视儒家的传统思想即所谓“古道”,也没有忽略“文”的重要作用,他说:“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答陈生书》)“文字暖昧,虽有美实,其谁观之?”(《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为了贯彻“古道”,他提倡古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打起了“复古”的旗帜。其实,文、道并提,“道”也就成了与形式相对的内容,与艺术性相对的思想性,与纯粹哲学意义的孔孟之道并不等同。因此,“文以贯道”的主张对反对形式主义文风,重视思想内容,给文学注入比较活跃的生命力,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它在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看来,韩愈在创作实践中有较多的“卫道”色彩,对散文的审美特征及其独立的价值仍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文以贯道”论的历史局限性。

☚ 文奇理正   文之为物,自然灵气 ☛
000047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