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药把药粉或药膏施于患处。 敷药外科最常用的一种外用药方法。见《外科启玄》卷三。又名敷贴、 围药、贴、箍围药,俗称涂药。临证根据证情不同,选用相应的药物,研为粉剂,分别选用鲜植物叶 (或根、茎) 汁、醋、酒、水、菊花露、银花露、动物油脂、植物油、蜂蜜、饴糖等作赋形剂,调成糊状物,敷于痈疽外部,借以达到截毒、束毒、拔毒、温化、行瘀、清热、定痛、消肿的目的。属于阳证的,宜用寒凉药贴之,如如意金黄散; 属于阴证的,应以温热药贴之,如回阳玉龙散; 属于半阴半阳证者,可用冲和膏等。 敷药即围药。 敷药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二【组方药物】 荆芥 赤芍 大柏皮 当归 大黄 白芨 赤蔹 白蔹 寒水石(煨或炒) 草乌 白芷 天南星 赤小豆 商陆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共为细末,生地黄汁调,或苦齑根汁调后外敷。 【主要功效】 消肿止痛。 【适应病证】 痈疽。 【加减应用】 肿用商陆根研汁;未溃则满体涂上,或有尖起处,则留出疮口。 敷药fūyào外用药法之一。见《外科启玄》。参见围药条。 敷药fū yàoapp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