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数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数词

 (1)表示确数:一、二、三、百、千、亿。
 (2)表示概数:几、几何、许、所、余。
 (3)表示序数:第一、初一。
 (4)表示分数:它的表示法有多种形式,其中应特别注意的一种形式是分母和分子紧连在一起,中间不插入任何其他成分。例如: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十六七”即“十分之六七”。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如“零、一、二、五、九、第一、第二”等。语法特点是(a)能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如“一件、两个、三本、第六次”等。(b)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单独作句子成分时往往受一定条件的限制。作主语时数字必须是陈述的对象,如“四等于二加二。”“九是三的三倍。”作谓语时,除表示日期、年龄以外,一般都是承前省略了名词,如“这三本书发给他们,小张一本,小王两本。”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序数词、概数词等。

数词shù cí

表示数目的词。1949年9月王世馥《俄文单字简捷记忆法·凡例》:“本书所用符号如下: ……『数』=数词;『代』=代名词;『前』=前置词;『间』=间投词;『副』=副词;『联』=联接词;『简』=缩语;『男』=男性;『女』=女性;『中』=中性。”

数词

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词是表示数目的多少的,如:“一”、“二”、“一倍”、“二分之一”、“六十左右”、“二十多”。序数词是表示顺序的,如:“第二”、“老大”、“三层”、“五月”、“二团”,序数词无论数目字多大,指的都是一个事物,如:“老九”指第九个人。现代汉语中,只有在算数字的范围内,数词可以单用,如:“三加八等于十一”、“一千万不是一个小数字”,在其他情况下,要和量词组合后才能用作句子成分,“写了五部小说”,“读了三遍”。

☚ 形容词   量词 ☛

数词←→量词shù cí ← → liàng cí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例】 数词还有一个重要的语法特点,就是能够单独或者和名词组合直接充当句子的谓语,不必借助于“是”或其他动词。例如:你今年才十五,我可已经二十啦。(胡附: 《数词和量词》) 有一些量词结合面相当宽(如:个),还有一些量词在使用上有一定特色,都在正文中单列条目说明。(胡附:《数词和量词》)

数词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包括基数词、序数词、约数词(概数词)、虚数词、问数词和分数词。数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修饰名词,作定语;或修饰动词,作状语;有时也作谓语。
数词作定语有两种情况:
❶放在名词前。如《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❷放在名词后,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数词放在名词前。如《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晏子对曰:‘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是以大笑。’”方勺《青溪寇轨·容斋逸史》:“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
数词作状语直接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如《左传·庄公十年》:“齐人三鼓。”“三鼓”就是“击鼓三次”。《史记·苏秦列传》:“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四与寡人约”就是“与寡人约四次”,“四欺寡人”就是“欺骗寡人四次”。《战国策·秦策》:“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书十上”就是“上书十次”。
数词作谓语是在两种特殊情况下:
❶说话人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时,便改变句法,把数词移到句尾,并在该数词的前面用助词“者”把它与前面的成分隔开。“者”字前面的成分是全句的主语,数词是全句的谓语。如《战国策·赵策》:“鲁仲连辞让者三。”《史记·李斯列传》:“[赵高]上殿,殿欲坏者三。”《战国策·齐策》:“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❷数词带有补语或宾语而活用为动词,充当谓语。如《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活用为动词,作谓语。《孟子·粱惠王上》:“孰能一之?”代词“之”是宾语,“一”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古代汉语中“再”也是数词,意思是“二”或“两次”。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庄子·外物》:“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

☚ 兼类词   量词 ☛

数词

实词的一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第三”、“五倍”、“三分之一”等。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基数、序数、虚数、零数、倍数、分数、约数、乘数等类。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如《论语·卫灵公》: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左传·庄公十年》: “齐人三鼓。”也可以和量词结合,构成数量结构,修饰或补充说明名词或动词。如《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韩愈《张中丞后传序》:“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数词在句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有时还可以充当谓语。如《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数词

数词

指用来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如 “零” “一” “六”“九”“第三”“第十” 等。其语法特点是: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能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如 “一个”“三斤”“五次”等。数词的归类,语法学界始终存在分歧: 《马氏文通》称“滋静”,是“静字”(形容词)中的一个小类。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称其为“数量形容词”,也是形容词的一个小类。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则归入指称词一类,叫 “数量指称”; 其《语法学习》则称“数词”,“放在形容词底下另成一小类”。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认为数词是形容词的附类,同时,又把置于名词前边(作定语)的数量词称为数量形容词。王力《汉语语法纲要》已意识到数词有自己的语法特点,主张 “把数目字另立一类,叫做数词”。张志公 《汉语语法常识》等亦将数词独立,并细分其为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五个小类;稍后的“暂拟系统”及其一系的语法著作亦从其论。刘世儒《现代汉语语法讲义》也将数词独立成类,但认为与量词合用时,当称为数量词。张静《汉语语法问题》既不同意数词是形容词的小类或附类,亦不同意将数词独立成类,而是合数、量词为一类,亦称数量词;其理由是量词不能独用,必须与数词结合以后才能做句法成分; 数词可以独用,独用时叫数词,也可以叫数量词。

☚ (四) 数词·量词   数象字 ☛

词(名~;动~;代~;连~;叹~;量~;副~;宾~;助~;介~;单~) 辞
词和句子:词句
词的主要组成部分:词根
词汇里最原始﹑最单纯﹑最基本的词:根词
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
加在词根前面的构词成分:前缀
加在词根后面的构词成分:后缀
词的后缀:语尾
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词素
加在词后表示词形变化的词素:词尾
几个词的组合:词组(固定~) 仂语 短语
固定不可分开的词组:熟语
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
词在词组里和句子里的前后次序:词序
语言里语素﹑词组合的次序:语序
一种语言所有的词:词汇 语汇
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词:生词
表示数目的词:数词

另见:字 词语

☚ 词   辞藻 ☛
数词

数词shuci

语法学术语。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一、二……十、百、千、万、亿属简单数词。简单数词“一”到“九”,加“十、百、千、万、亿”等位数词组合而成复合数词。如:十一、六万七千、十亿……数词中又有确数、序数和概数。确数又叫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上述的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都是基数,包括“零”和“半”。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者排列时的次第。如“第一”、“初二”、“元月”等。概数表示大概的数目。如:“几”、“许多”、“少数”等。数词中还有分数和倍数。分数是表示一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如:“二分之一”,是一个单位的一半,用阿拉伯数字写为1/2。一数被另一数整除时,这一数即为另一数的倍数。如“十五”是“三”的五倍,也是“五”的三倍。
数词一般要同量词结合在一起来修饰名词、动词。只有在成语或沿用文言说法时,才可与名词组合。如:“两匹马”、“千山鸟飞绝”、“三心二意”。数词一般不重叠。少数重叠的为固定表示法,如:“三三两两”,不可类推。计数时,数词可做主语或宾语。如:“十是五的二倍”。(作主语)“三三得九”。(作宾语)数词也可作谓语。如:“我十九,他十一”。数词有活用的情况。如“一”有以下几种活用情况:a.表示“同一”。如:军民一家。b.表示“全部、整个”。如:一身土、一心一意。c.表示“每一”。如一人两脚泥(“一人”即“每人”)d.表示“某一”。如:一年夏天(“一年”即“某一年”)。有些数词不表示原来的确切意义,而是表示“多”、“极多”、“少”等意思。如“三”和“九”。“三思而行”(“三”表示“多次”),“九牛一毛”(“九”表示“极多”),“三言两语”(“三”表示“少”)。“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这些数字均可表示多。这在古诗词里运用的很多。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 拟声词   量词 ☛
数词

数词shuci

表示数量的词。数词有的表示确数,有的表示概数,有的表示序数。确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倍数等。整数又包括个位数词(零、一、二、两、八、半等)和十进位数词(十、百、千、万、亿等)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复合数词(如十五、五十、三千等)。分数是表示一个单位的几分之几,如“三分之一、五成、百分之八十”等。倍数指一数除以另一数所得的商,用数词加量词“倍”表示,如“一倍、三倍、十倍、百倍”等。概数是不确定的数目,除了用“几、一些、许多、少许、若干”等词语表示外,还可以用在确数后加上“多、来、把、左右”等,或在确数前加“成、上”等方式表示,如“二十多(天)、五十来(岁)、百把(人)、六十上下、成千(人)、上万(辆)”等。序数表示先后次序,通常在数词前加词缀“第、头、老”,如“第一、第二、头一回、老三”等;数词前加“初”限于表示日期“一”到“十”。数词的语法特征是:
❶在现代汉语里,数词一般放在量词的前头,组成量词短语;
❷称说人或事物的数目时,数词不能直接加在名词前头,例如不说“三人、九牛”。在古代汉语里是可以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九牛二虎之力”。现代汉语里的“两国、两人”是古汉语用法的遗留。称说动作、行为的次数时,数词也不能直接限制动词,“三打祝家庄”中的“三打”是古汉语的用法,现代汉语要说成“三次攻打祝家庄”。
❸数词不能重叠。“三三两两,千千万万”是固定格式,不能类推成“六六五五、百百千千”。

☚ 形容词   量词 ☛
数词

数词Shuci

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3类:
❶表示确数,如“一”“百”“五千”等。
❷表示概数,如“几”“许多”“少数”等。
❸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五”“元月”等。数词的功能是:
❶一般要同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动词,如“两匹马”“三次发言”;只有成语或沿用文言说法,才可与名词、动词直接组合,如“千言万语”“一见如故”。
❷一般不重叠,“一”重叠表“逐一”时不再是数词,如“一一握手”。
❸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如“十是二的五倍”“我十九,他十一”,“三三得九”。

☚ 形容词   量词 ☛

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有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前者表示数目的多少(五,二分之一,零点三,十倍,一百多),后者表示次序的先后(第一,初五)。现代汉语中,数词常同量词组合(两本、五次),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

数词

numera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