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数理经济学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数理经济学派Mathematical Economics School简称“数理学派”。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是法国经济学家安东尼·奥古斯丁·古诺。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经济学家马利·埃斯普里·莱昂·瓦尔拉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里多·帕累托、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该学派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用数理形式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均衡的条件,特别是研究了商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决定问题。瓦尔拉斯提出的关于所有商品价格决定的一般均衡论,是数理经济学派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成果。这种用数理方法表现社会经济运动的做法,对后来的计量经济学有一定的影响。 数理经济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Mathematical Economics School又称数理学派。庸俗经济学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论证经济理论问题的总称。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有法国的瓦尔拉、意大利的帕累托和英国的杰文斯。他们认为,数理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最主要方法,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数理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关系。该学派最重要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法国的古诺,他用函数形式表达了商品的需求同价格之间,及产量同成本之间的依存关系,并运用数学推理,论证了在垄断、完全竞争等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实现最大利润的定价问题。杰文斯利用导数表述了边际效用的概念,并借助数学推理论证了两种商品之间交换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瓦尔拉用数学方程描述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建立了一般均衡的理论体系。第二次大战后,数理方法有很大发展,使用的数学工具除了传统的几何图形、微积分等以外,还有线性代数、差分方程、概率统计、模糊数学等。 ☚ 维也纳学派 洛桑学派 ☛ 数理经济学派 数理经济学派边际效用学派的一个分支,与心理学派相对发展。他们把各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数学方法代替理论分析。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由于洛桑学派曾经是该学派的主流,数理经济学派有时也被称为洛桑学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法国的里昂·瓦尔拉、意大利的维尔弗里多·帕累托。数理经济学派的共同特点是: 把边际效用论同数学结合起来,把数学方法尤其是几何方法和微分方法说成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健全方法,强调以数学概念、符号、方程、图形去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而排斥和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代表作有古诺的 《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杰文斯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瓦尔拉的 《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帕累托的 《政治经济学讲义》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数理分析方法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除传统的几何图形、微积分、无差异曲线、指数函数等数学工具之外,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决策论、系统论等也在经济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世纪30年代产生的经济计量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结合起来,以经济现象的可计量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数理经济学派在当代的主要流派之一。 ☚ 奥国学派 洛桑学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