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敬德保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敬德保民 敬德保民周人继承了殷商时期唯天为尊、君权神授的天命观,但对“天命”的理解已与殷人明显不同。殷人一切事情都要求神问卜,征求上天的意见,依赖天命的安排。而周人通过殷王朝的灭亡意识到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明确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等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将天命与民意融为一体。“天命”已不是上天的主观意志,而是代表着现实社会中人民的意愿。周人对待天命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包含着自我道德的主动追求,包含着对现实人生民心向背的体认考察。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由自己来决定。 ☚ (二) 《诗经》 创作的文化背景 礼乐文化 ☛ 敬德保民西周统治者提出的伦理政治原则。敬是恭敬、畏惧;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敬德可以配天;敬德的主要内容是保民,即“怀保小民”,“知子民之依”(《尚书·无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