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姜犹绩谓富贵而不忘艰苦,不求安逸。《岐路灯》第三回: “娄樗道: ‘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 孝移道: ‘此敬姜犹绩意也。’ ” ●《国语·鲁语下》: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 ‘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 其母叹道: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 绩: 缉麻,析麻搓接成线。主:大夫之妻从夫称主。春秋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寡居纺绩不辍,曾以劳逸之理教育其子应居安思危。 敬姜犹绩绩:把麻搓成绳线。敬姜仍然纺麻。喻指母亲贤德勤劳。春秋时,鲁国大夫公父文伯退朝回来,看到母亲敬姜正在纺线,于是劝道:“我们是大夫之家,生活十分优裕,您何必这样操劳呢?”敬姜摆出古人之制和不能好逸恶劳的道理把儿子教育了一番。公父文伯接受教诲,从此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了。(见《国语·鲁语下》) 不忘本 不忘本狐首丘 思旧丘 勿忘在莒 狐死首丘 胡马依风 酌水知源 饮水思源 不忘所自 敢忘所自 表示不要忘本:不忘在莒 勿忘在莒 不能忘本:饮流怀源 不忘根本:顾本 首禾 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敬姜犹绩 受恩思报,不忘本:报本反始
另见:不忘 记住 本源 报答 感谢 ☚ 不忘本 不忘恩 ☛ 敬姜犹绩jìnɡjiānɡ-yóujī绩:缉麻线。《国语·鲁语下》载:鲁国大夫文伯退朝,其母敬姜正在缉麻线织布。文伯说:“以歜(chù,文伯名)之家而主犹绩”,怕触怒季孙,他会认为我不能侍奉母亲。敬姜说:我是个寡妇,你又是个下大夫,从早到晚认真干事,还怕丢了先人功业,何况有了怠惰的念头,怎么能避免惩罚呢?后以“敬姜犹绩”表示富贵而不图安逸,仍保持勤俭的本色。 敬姜犹绩jìng jiāng yóu jì敬姜还在纺织。《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鲁国大夫文伯歜(chù)已做了国相,他母亲敬姜不忘先人之业,还是每天不停地纺绩。后因以: ❶ 指富贵不忘艰苦。 ❷ 比喻母亲的勤劳。 敬姜犹绩jìngjiāng-yóujì〔主谓〕 春秋时文伯歜已当鲁相,其母敬姜仍旧纺绩不辍。比喻人富贵时不忘其根本,依然勤俭自励。《歧路灯》3回:“娄樗道:‘我爹叫我买两件农器儿,还买一盘弹花的弓弦。’孝移道:‘此~意也。’” △ 褒义。常用于称赞人勤奋自励,不忘根本。 敬姜犹绩jìng jiāng yóu jī敬姜:春秋时文伯歜的母亲,早寡。文伯歜做了鲁相,她仍操劳家务。犹:还,仍。绩:缉麻线。形容身居富贵而不忘艰苦,不求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