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敦煌覆斗式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敦煌覆斗式石窟 敦煌覆斗式石窟覆斗式洞窟是我国特有的石窟形制。平面皆方形,无中心柱,无支洞,只在后壁开一大龛,窟顶覆斗形,即由四壁各向中心斜上,至中心收成一个方形凹进,方形中绘藻井图案,整个窟顶如倒覆之斗。此种窟形出现很早,敦煌十六国晚期的272窟已见刍形,北魏249窟为其最早的典型窟式,迨及隋唐则成为洞窟最基本的形制,直到元代仍有凿造。覆斗式窟取代中心塔柱式窟的过程恰与隋唐时期寺院逐渐排除了塔的中心地位的进程相一致。敦煌覆斗式窟在漫长年代里总的形制无大的变化,只在后壁龛形上有所区别。早期龛形通行圆券龛(272、249窟)。隋至盛唐龛平面多呈梯形,外大内小,如隋305、294、初唐220、盛唐172、103、66等窟。中唐以后龛为横长方形平面的覆斗帐形,龛外左右沿画帐柱,如中唐112、159、231、361、晚唐156、358、359、五代136、宋326、西夏29、元第3窟等。覆斗式窟无中心塔柱,窟室开敞宽豁,四壁便于安排大型壁画。覆斗顶中央隆起,形成自拱,使没有中心柱支撑的窟顶不致坍塌,且给人以良好的空间印象。 ☚ 敦煌毗诃罗式石窟 敦煌涅槃窟 ☛ 敦煌覆斗式石窟 敦煌覆斗式石窟覆斗式洞窟是我国特有的石窟形制。平面皆方形,无中心柱,无支洞,只在后壁开一大龛,窟顶覆斗形,即由四壁各向中心斜上,至中心收成一个方形凹进,方形中绘藻井图案,整个窟顶如倒覆之斗。此种窟形出现很早,敦煌十六国晚期的272窟已见刍形,北魏249窟为其最早的典型窟式,迨及隋唐则成为洞窟最基本的形制,直到元代仍有凿造。覆斗式窟取代中心塔柱式窟的过程恰与隋唐时期寺院逐渐排除了塔的中心地位的进程相一致。敦煌覆斗式窟在漫长年代里总的形制无大的变化,只在后壁龛形上有所区别。早期龛形通行圆券龛(272、249窟)。隋至盛唐龛平面多呈梯形,外大内小,如隋305、294、初唐220、盛唐172、103、66等窟。中唐以后龛为横长方形平面的覆斗帐形,龛外左右沿画帐柱,如中唐112、159、231、361、晚唐156、358、359、五代136、宋326、西夏29、元第3窟等。覆斗式窟无中心塔柱,窟室开敞宽豁,四壁便于安排大型壁画。覆斗顶中央隆起,形成自拱,使没有中心柱支撑的窟顶不致坍塌,且给人以良好的空间印象。 ☚ 敦煌毗诃罗式石窟 敦煌涅槃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