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中国电影制片厂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中国电影制片厂 简称“中制”,是由原来的“汉口摄影场”改组扩充而成。 它先前由“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管属。当“政训处”在国共合作后改组为政治部时,也就改由政治部三厅领导(郭沫若任厅长、阳翰笙任主任秘书)。由于党的组织领导和方针领导,和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参加“中制”,保证了武汉时期“中制”电影出品的质量。从1938年1月到10月武汉沦陷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制”完成了《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3部故事片和50部左右的纪录片、新闻片和卡通歌集片。“中制”在武汉失守前不久的1938年9月底,全部迁移到了重庆,又争取在香港设立了据点,成立了大地影业公司。“中制”还兼营自己出品的影片的发行工作,同时注意向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输出影片,从而加强了“中制”抗战电影作品的国内外宣传影响。 “中制”还建立了十个放映队,使“中制”出品得以面向大后方的某些中小城市和农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