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孝道
古敦煌民俗极重孝顺父母,认为“孝是百行之本”,强调“孝无终始,不离其身”(P.3569)。P.2718《王梵志诗》: “立身行孝道, 省事莫为𠎝。 但使长无过, 耶娘高枕眠”。 行孝要“知饥知渴,知暖知寒; 忧时共戚,乐时同乐” (S.0497); “其父出行,子须从后。父母有疾,甘羹不餐。……孝心事父,晨省暮参。子从外来,先须省堂” (P.2825)。人们谴责“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 耶娘不采括,专心听妇语”的行为,并树立二十四孝图中的孝子为典型。典型孝子一般简化为四人: 王祥、孟宗、韩伯俞和董永。P.3211: “你若是好儿,孝心看父母。五更床前立,即问安稳不。天明汝好心,钱财横入户。王祥敬母恩,冬竹抽笋与。孝是韩伯俞,董永孤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