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屋顶图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屋顶有庑殿、歇山、攒尖、盝顶、盔顶、悬山,而绝无硬山和平顶,显示了我国古建筑多种屋顶的建造技艺及其发展。北魏壁画只见庑殿和少数悬山、盝顶,西魏出现歇山,北周以后歇山大量出现,唐代以后见攒尖和盔顶。庑殿顶多用于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前、后大殿,歇山则用于配殿。歇山有两种作法,一是在上段两坡部分和下段四坡部分间有一次跌落呈阶梯状,一是没有跌落式样。北周296窟绘35个歇山顶,第一种式样的占20个。悬山顶在北朝多见于阙形龛(如北魏257窟),唐代仅见于148窟一处院门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八角和圆形各式,大多施于亭塔之类,也用于楼阁。自中唐始,屋顶使用琉璃,如中唐158窟、237窟等所绘大殿、挟屋都用琉璃,颜色有黄、橙、绿、黑等,明艳鲜丽。唐宋屋檐大都平直,无角翘,屋顶坡度平缓,呈凹曲面。西夏中期以后大量使用重檐,檐角全部翘起,屋顶坡度陡峭,斗拱小而密,阑额使用普拍方,有的檐角还见擎檐柱。
敦煌壁画屋顶图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屋顶有庑殿、歇山、攒尖、盝顶、盔顶、悬山,而绝无硬山和平顶,显示了我国古建筑多种屋顶的建造技艺及其发展。北魏壁画只见庑殿和少数悬山、盝顶,西魏出现歇山,北周以后歇山大量出现,唐代以后见攒尖和盔顶。庑殿顶多用于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前、后大殿,歇山则用于配殿。歇山有两种作法,一是在上段两坡部分和下段四坡部分间有一次跌落呈阶梯状,一是没有跌落式样。北周296窟绘35个歇山顶,第一种式样的占20个。悬山顶在北朝多见于阙形龛(如北魏257窟),唐代仅见于148窟一处院门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八角和圆形各式,大多施于亭塔之类,也用于楼阁。自中唐始,屋顶使用琉璃,如中唐158窟、237窟等所绘大殿、挟屋都用琉璃,颜色有黄、橙、绿、黑等,明艳鲜丽。唐宋屋檐大都平直,无角翘,屋顶坡度平缓,呈凹曲面。西夏中期以后大量使用重檐,檐角全部翘起,屋顶坡度陡峭,斗拱小而密,阑额使用普拍方,有的檐角还见擎檐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