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
甘肃敦煌、安西县境内的莫高窟、榆林窟壁画中描摹珍藏有我国自北凉至元代共10个朝代的各种各类乐器6 000余件。自1978年以来,便引起省级主管部门及音乐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1980年以后,产生了最初的研究成果,并以论文的形式在国内报刊上披露。1984年省文化厅在敦煌研究院设音乐、舞蹈研究室负责壁画乐器的仿制研究。1988年该项目被甘肃省科委正式批准立项。1992年初, 由北京民族乐器厂制作完成了第一期34种54件仿古乐器。经中央音乐学院测试后,认为音质效果很好。1992年3月17日,省文化厅和省科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 “敦煌壁画乐器仿制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吕骥担任主任, 成员包括了国内著名音乐家及敦煌学家18位。他们对仿制乐器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华社等中央报刊向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当年8月,省文化厅组织并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乐团民乐团的22位著名演奏家专程抵兰,与省内演奏家共同组成了 “甘肃敦煌壁画古乐器演奏团”,在兰州承办的“中国丝绸之路艺术节”期间演奏了一台集展示仿古乐器,演奏古今乐曲,并伴以歌、舞、诗的精美晚会。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之后,演奏团一行还前往武威、嘉峪关、敦煌市进行了演出。自1994年以后, 庄壮等研究人员曾携仿制乐器赴日本、香港及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展览和小型的演奏推广。目前第二期仿制乐器也已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