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历日
敦煌遗书中古历 日 书卷有20余种,多为唐末,五代、宋初历,是除西陲汉简所载少许汉代历谱外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批古历书,不仅对于研究我国中古时代天文历法甚有意义,而且对于探索西陲史事大有关系。敦煌藏最早的为《北魏历日 》,存太平真君十一年 (450 )、十二年(451 )历。唐《丁酉年历》印本为乾符四年(877 )历,存2月20日至12月30日。《樊赏家历》印本刻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 ),《大唐同光四年(926 )具注历》、《天成三年(928 )戊子岁具历日 》、《显德三年(956 )丙辰岁具注历日并序》、《显德六年( 959 )已未岁具注历日并序》等,皆为归义军属吏敦煌名士翟奉达所制。《太平兴国七年(982 )壬午岁具注历日并序》出于翟文进之手。《雍熙三年( 986 )丙戌岁具注历日并序》为安彦存所纂。另存不著撰人残历十数种。将敦煌唐历与 中原唐历相较,其置闰、大小建、每月朔日甲子等皆合。而自8世纪中叶即河西陷于吐蕃后直至宋初,敦煌历书则与中原历多有参差,因推步不一,置闰、大小建等多相抵牾,反映了西陲特定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