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敦煌千佛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敦煌千佛洞见“莫高窟”(1825页)。 敦煌千佛洞敦煌千佛洞 (局部) 甘肅敦煌東南二十公里有鳴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寺旁掘有石窟四百九十二處,舊名“莫高窟”,又稱“敦煌石室”。此為印度式石窟寺院,初建於六朝前秦建元二年(366),以迄元代,凡歷十世纪。其間不斷掘鑿造像、繪製,計有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一百餘尊 (其中北魏二十三尊、隋九十六尊、唐二百一十三尊),誠為佛教美術之寶庫、世界文明一史迹。 清·光绪庚子(1900),道士掃除積沙,於復壁破處見藏經室,存書甚富,皆唐及五代人手寫,并有雕本,佛經尤夥。此密室乃昔人避五季、宋代戰亂而建,長時未為世知。光緒丁未 (1907),英人斯坦因、翌年法人伯希和等先後至其地,掠奪古寫本、古經卷等精品一萬餘件而去,分别藏入其國博物館。爾後,日本大谷探查隊亦至此,竊走珍貴文物累累,藏入日本中村氏書道博物館、西本藏寺大谷家。石室古寫本、古經卷已經整理印行者有《敦煌遗書》、《敦煌石室遺書》、《敦煌石室碎金》、《鳴沙石室古佚書》等。建國後,敦煌千佛洞列為重點保護單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