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郎sǎn láng 1、郎官名称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三郎无得立者。"注:"《索隐》:三郎,中郎、外郎、散郎。" 2、无职事的郎中。《晋书·夏侯湛传·抵疑》:"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良。"唐朝韩愈《韩昌黎集·外集·顺宗实录五》:"执谊尝为翰林学士,父死罢官。此时虽为散郎,以恩时时召入问外事。" 3、指员外郎。《唐书·元稹传》:"长庆初,崔潭峻方亲幸,以稹歌词数十百篇奏御,帝大悦,问稹今安在,曰:'为南宫散郎。'即擢祠部郎中,知制诰。" 散郎官名。即外郎。中郎、侍郎、郎中在郎署之内各有分部,故有车郎、辇郎、户郎、骑郎、黄头郎、戏车郎诸职的区别,外郎无分部,故又称散郎。参见“外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