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喪服 > 散帶 散帶 sǎndài 亦稱“散麻”。古代大功以上喪服所繫之麻帶。因其散垂於腰際,故稱。《儀禮·士喪禮》:“散帶垂長三尺。”胡培翬正義:“散帶,即要絰也。”《禮記·雜記上》:“大功以上散帶。”孔穎達疏:“小斂之後,主人拜賓,襲絰於序東。小功以下皆絞之,大功以上散此帶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絞。”《荀子·禮論》:“喪服之先散麻也。”王先謙集解:“《大戴禮》散麻作散帶。”參見本類“要絰”。 散带sàndài丧服中散垂于腰的麻带,围腰后多余部分散垂者,通常用于大功以上。《礼记·杂记上》:“大功以上散带。”唐孔颖达疏:“大功以上,散此带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绞。”《仪礼·士丧礼》:“牡麻绖,右本在上,亦散带垂。”汉郑玄注:“散带之垂者,男子之道文,多变也。”清胡培翚正义:“散带,即要绖也。”《通典·礼志四十五》:“周制,士丧,将小敛,斩缞者……散带,垂长三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