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敛翼待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敛翼待时 原指收束翅膀等待起飞的时机。意为收藏锋芒等待时机,观察风云变化。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继承帝位的宣统帝年仅二岁,由载沣摄政。由于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又任军机大臣、外交大臣,其爪牙遍布军政要害各部门,引起了清朝皇族的猜忌和不安,而且由于袁世凯的告密,曾害得光绪皇帝终身软禁受到西太后百般虐待,载沣确想替哥哥报仇,更重要的是要除掉袁世凯这个清皇族的心腹之患。但又摄于北洋军阀的势力,不敢诛灭袁世凯,只好借口袁“现患足疾”,着他“回籍养疴”,变相地撤了他的职务。其实袁世凯并无足疾,但又不敢否认,只因形势对自己不利,只得战战兢兢遵旨下台。因故乡项城交通不便,就在河南彰德府(今河南省安阳市) 安居下来。他是警惕性很高的人,意识到今天如不敛迹,可能还有不测之祸降临,便极力假装不问政治,从军机大臣变成了洹水渔翁,装作闲云野鹤之身,悠哉,游哉,经常同亲友饮酒赋诗或泛舟垂钓,以免引起朝廷的怀疑。但是,他并非就此永远隐退,而是心系政局变化,窥测方向,随时准备东山再起。他家设电台,其亲信爪牙随时向他报告朝廷动态,他还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等保持密切联系,取得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他还千方百计拉拢北洋军阀将领,离开北京时将以前30万元买下的住宅赠与段其瑞。各级将领来彰德请示,都热情接待,临走时致送丰厚路费。他名义上养病,事实上是“结交天下英雄,预闻朝廷大计”的大“好老”。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不得不用他去镇压革命力量。他认为时机已到,便展翅再飞,施展阴谋,走上政治舞台,去窃取更大权力。 “敛翼待时”是当形势对己不利时,暂作退却,表面上静不露机,暗地里却调整部署,窥测方向,待机再起。这是一些狡猾政治家惯用的手法。不过,作为革命政治家也可动用此计的积极含义,在形势不利时,可以退一步,积蓄力量,重整旗鼓,以利再战。 隐才待时 隐才待时暂时隐藏才能,等待施展的机会:藏器待时 藏器须时 藏器俟时 ☚ 待机 等待程度 ☛ 敛翼待时收束翅膀等待起飞的时候。比喻收敛锋芒,静观待时,而后行动。军事上用来形容积聚力量,等待有利时机再行动。敛:收束。翼:翅膀。唐代房玄龄等《晋书·王猛载记》: “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敛翼待时liǎn yì dài shí收起翅翼等待时机。意指韬光养晦,不急于出山。 敛翼待时liǎn yì dài shí敛:收束。翼:翅膀。待:等待。时:时机。即收束翅膀等待高飞的时机。比喻暂时收敛才华,等待得志的时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