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敔(yu雨)

古代用于雅乐结束时演奏的状如伏虎的木制乐器。又名“揭” (qia恰)。

☚ 柷   镛  ☛

古代打击乐器,又名“楬”。木制,形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铻(锯齿状的突起物)。演奏时,用籈(竹条)栎(刮击)之。用于雅乐结束时。《尚书·益稷》:“合止柷敔。”

☚ 柷   搏拊 ☛

古代打击乐器。亦名楬,周代时已有此乐器。《诗经·周颂·有瞽》:“鞉磬祝圉”,其中之“圉”即“敔”。《尚书·益稷》:“合止柷敔”。《旧唐书·音乐志》:“敔,如伏虎,背皆有鬣二十七,碎竹以击其首而逆刮之,以止乐也”。传世敔的形制为:伏虎状,背上列一排锯齿状薄木板,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背上锯齿发出声响,作为乐曲的结束。历代用于宫廷雅乐。

☚ 柷   筑 ☛

读音·ü(ˇ),为ü韵目,属u—ü韵部。鱼巨切,上,语韵。
❶古乐器的一种,奏乐将终,击敔则使演奏停止。《集韵》:“敔,乐器,……形如木虎。”

上一条: 下一条:

敔yǔ

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乐曲将结束时,击敔使停止。

敔yǔ

古代打击乐器。状如伏虎,奏乐将终,击之使演奏停止: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弄玉吹笙,寒簧击~。(七八·1963)

木虎也。《周禮·春官·小師》:“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鄭玄注:“鄭司農云: 敔,木虎也。”
❷狀如伏虎,背有刻,以物,櫟之以止樂。《尚書古文·益稷》:“合止柷敔。”鄭玄注:“敔,狀如伏虎,背有刻,以物,櫟之,所以止樂。” (《通德堂經解》) 《尚書·皋陶謨》:“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鄭玄注:“敔,狀如伏虎,背有刻,以物,櫟,所以止樂。”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敔
敔  yú

亦作“𨨶”。古樂器名。木製,形如伏虎,背上有板片一組,雅樂將終,以長木劃其背作聲,用以止樂。《書·益稷》:“合止柷敔。” 孔穎達疏:“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戞敔以止之。”《說文·攴部》:“敔,樂器。”段玉裁注:“敔者所以止樂。”晉·陸機《演連珠》之三六:“臣聞柷敔希聲,以諧金石之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駕詣郊壇行禮》:“樂止則擊敔,如伏虎,脊上如鋸齒,一曲終,以破竹刮之。”《紅樓夢》第七十八回:“弄玉吹笙,寒簧擊敔。”《篇海類編·珍寳類·金部》:“𨨶,樂器,似伏虎。”《康熙字典·金部》:“𨨶,《爾雅·釋樂》作敔。”參閱《爾雅·釋樂》。

敔yǔ

94A0
❶古代乐器,又名“楬”。周代时已有。用于雅乐演奏将终止时,击响止乐。
❷〈文〉禁御。后作“禦”(见《说文解字》)。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

梆(梆子;南~) 简(简板;简版) 木鱼 拊搏
古代行军时用以节制步伐的乐器:钲(云~;铜钲) 金鼓 金鼙
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的两种乐器:钲鼓 钲鞞 钲鼙
银色的钲:银钲
军中作信号的打击乐器:金(鸣~收兵)
铜制的如盘状的打击乐器:锣(~鼓;大~;小~;马~;斗~;云锣;芒~;筛~;春~;镗~;破~) 钲铙
锣和鼓:锣鼓
古代士兵开道时敲的锣:铺兵锣
其他打击乐器:钹(钹子;铃钹;铙钹) 铙 镲(镲子;小~;金~) 铃(碰铃) 碰钟 双清 木琴 方响云璈 陶匏 镣铫
乐器中用以按拍的拍板:板(击~;构~)
演唱快板或数来宝时使用的竹制打拍用具:竹板
古打击乐器名:磬(编~;金~;石~;宝~;悬~) 柷 铙 铮 铎 鐻 錞(錞釪) 鑮 镯 鑴 缶 缻 敔 罄 鼓(~角;金~) 云璈 揩击 拊搏

☚ 打击乐器   钟 ☛

敔yǔ

 (古乐器) yu,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敔yǔ

11画 攴部 古代打击乐器名称,用在雅乐结束时击奏以止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