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所著。本书在作者生前共出了3版,以后作为定本流行的也就是1821年出版的第三版,此中文版本就是根据第三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原版是由郭大力、王亚南在解放前翻译,此书是1962年北京编译社参照英国剑桥大学1951年出版的斯拉法所编的《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较订后重版印行。李嘉图这部划时代的科学名著,初版于1817年,最后修订于1821年。全书共分32章。但如马克思所说,他的全部理论已经包括在前6章中了,在前6章中,基本的原理部分又集中在头两章即论价值和论地租,无论是独创性还是见解的统一性、集中性、深刻性,这两章都给了我们理论上的满足。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是,论矿山租金、论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论工资、论利润。第七章以后的各章,仅是前6章的复述、说明、应用和补充,没有什么新的发展。本书在经济科学上的主要功绩,是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对于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作了比较透彻的表述和发展,奠定了劳动价值学说的初步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之上着重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分配问题,发现了工人、资本家、土地占有者之间经济利益上的对立,从而初步找到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9世纪初美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1817年在伦敦出版。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和宣扬只有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最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全书共分三十二年。前六章、特别是第一、二章,已经包括了李嘉图的全部理论,其余各章只是其理论的应用、发挥、补充和附录。但结构上的不足并不损害本书理论思想的连贯性和重要性。该书论证了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是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批评了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念,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资产阶级界限内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并由此分析了价格、地租、工资、利润、资本、国外贸易和赋税等问题,从产业资产阶级的立场揭示了劳动者与资本家和地主与资本家的对立。它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能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该书中,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贯穿其全部理论体系,以分配论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心,阐述了货币数量论及一国所需货币流通量的原理,积极主张自由贸易系统。本书第八章至第十八章和第二十九章以占全书1/3的章节较详尽地阐述了他的赋税论。第八章论述了赋税的一般原理,其余各章中论述了农产品税、地租税、什一税、土地税、黄金税、房屋税、利润税、工资税、农产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税、济贫税和生产者支付的赋税。虽然由于李嘉图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最终导致他的理论体系解体,但本书以其毫无顾忌的诚实态度,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利益的对立,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完成阶级。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书名。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1817年出版。该书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确定支配分配的规律,认为这门科学虽然在前人的著作中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对地租、利润和工资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理论。该著作用抽象的方法,比亚当·斯密更全面地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据以探讨价格、地租、工资、利润、货币、国外贸易和租税等问题,明显地揭示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和地主与资本家的对立。该著作及其中观点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

著名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的代表作。1817年出版。
该书提出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财富的分配法则。它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形成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作者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他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思想基础,宣传经济自由主义。书中观点代表着还在同封建残余进行斗争,并力图发展生产力的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全书共分32章,其中12章论赋税,论经济理论各章的安排并无严格逻辑顺序,可以说全部理论都包括在前6章中了,其余各章不过是补充说明和原理的应用。本书结构虽然松散,但理论观点则表现出一贯性。
该书批评斯密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坚持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并作了重要发展。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方法论的缺陷,他不能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利润的产生,也不懂得平均利润的形成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造成了他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问题上的两大矛盾。
作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说明分配法则,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分为三种收入,工资由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超过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超过工资和普通利润以上的余额。这一观点实际上把利润和地租的本质看做剩余价值,不过它并没有从利润、地租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剩余价值范畴。该书由此揭示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之间在量上的对立关系。他虽然指出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但更强调地租提高必然使利润降低,地主阶级利益和资产阶级利益的矛盾。该书的分配学说正确地揭示了三个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关系,不过他把这种对立关系看做自然的,而不把它看做特定历史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作者在该著作中还对货币、国际贸易、财政税收等理论作了阐述。

☚ 比较成本学说   银行学派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著。1817年出版。全书共32章,但有关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充分体现在前6章,特别是论价值和论地租的第1.2章,以后各章是对前6章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复述、补充和运用。全书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是: 寻找最佳途径,提高劳动生产力,增进资产阶级财富,发展资本主义。为达到此目的,应采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李嘉图在书中运用抽象方法来探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确立了在资产阶级界限内所能达到的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以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原理作为分析一切社会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检验其他一切经济范畴与之相一致或相矛盾的情况。它通过分析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范畴及其内在联系,揭示了工资和利润对立、利润和地租对立的运动,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三大阶级——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在阶级利益上的对立。马克思对本书的前两章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头两章由于其独创性、基本观点一致、简单、集中、深刻、新颖和洗炼而给人以理论上的满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86页) 此书的主要功绩在于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体现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高成就。对以后及当代的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
000101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