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

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

1980年,邓小平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一文中指出: “目前的问题是,现行的组织制度和为数不少的干部的思想方法,不利于选拔和使用四个现代化所急需的人才。希望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来个大转变,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6页)邓小平对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有一系列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管人管事紧密结合。他曾说:“党的干部的管理工作,在近几年的一个重要进步,是开始实行了分级分部的管理,使干部的管理工作同政治和业务的检查监督工作,互相结合起来。党应当沿着这个方向,把干部管理的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1页)
(2) 选贤任能,反对任人唯亲、论资排辈。邓小平曾说: “一些干部利用职权,非法安排亲属亲友进城、就业、提干等现象还很不少。……要彻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5页)他在1956年《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中也曾指出:“党的提拔干部的工作,仍然有重大的缺点。主要的缺点是,至今仍然有相当多的同志用 ‘资格’ 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1页)论资排辈的主要危害就是压抑人才的成长,不按照人的实际才能升迁进退,这就使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同时,论资排辈还滋长了某些干部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的惰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4页)
(3) 反对权力过分集中和家长制作风。邓小平认为: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员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9页)所以必须反对。而 “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我们的组织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说的是对于上级的决定、指示,下级必须执行,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1页)所以 “不应当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搞成毛泽东多次批评过的猫鼠关系,搞成旧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1页)
(4) 能上能下,公开竞争,择优选拔。1962年邓小平在 《执政党的干部问题》 一文中说: “多少年来,我们对干部就是包下来,能上不能下。现在看来,副作用很大。我们面前摆着这个难题,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唯一的出路是要能下。”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29页)“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 怎样才能解决能上能下的问题,他认为: “有些企业和单位,群众自己选举出的干部,一些毛遂自荐、自告奋勇担任负责工作的干部,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5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办法。使供需见面,只要参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其职务、职称。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人事管理中来,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扰,唯才是举。
(5) 实行干部交流,提倡人才合理流动。1982年邓小平就指出: “提出一批重大的勘察设计项目,准备提前做好建设的前期工作,……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页)“人才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我们过去的干部,人才管理上存在 “一次分配定终身” 的问题。所以,他强调: “干部交流,并不完全是因为犯了错误才调动……交流一下对干部有好处。相熟的人搞到一块太久了,语言听习惯了,对事物的感觉就迟钝了,考虑问题就马虎了,有点新的语言,新的感觉,比较好。” 1975年,邓小平又提到: “有些人适当调动一下地方有好处,主要是换一个地方可以多接触一些人,多了解一些情况,遇事也会谨慎一些。”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页)总之,党的干部交流和人才流动工作做好了,就会避免地方主义和帮派主义的形成,就会调动干部和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专业人才的潜能。
(6)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健全下岗及退休制度。邓小平指出: “实行退休制度……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一个大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6页)“必须认真使干部队伍年轻化,为退休制度的建立和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4页)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是当前改革人事制度的关键,在全党全国确立起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终身任职的规定,是一项重大举措。
(7)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干部素质。举办短期培训班和轮训班,进行思想素质、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政治合格,技术过硬,思想解放,吃苦耐劳,具有各种综合能力素质,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管理的一大批优秀干部,形成建设四化的生力军。
(8)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9) 要重视培养和提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党干部。
总之,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使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

☚ 在管理上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要让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
000006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