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攸县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攸县志

五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续纂。王元凯,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曾任攸县知县。攸自汉置县,历有明征。志乘创自明初,至万历时已四修。迄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1684)知县余三奇、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冯运栋、嘉庆二十二年(1817)知县万在衡、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潘励襄,先后凡五修。此志盖续道光志而作。《攸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五十五卷首一卷。分为五十五目。其中边防等十一目,文阙而目存。初观其目较为详备,虽通志无以复加。而究之多沿旧志,陈陈相因,致类既芜杂,文亦冗滥,无足取也。图说及各门小叙,皆不精审,无可称道。谓户口与田赋相因,历代赋重而隐漏多,至清税减而规避息,其所统计之数字欠准确至以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分列,且别以民屯籍及大小男女,似擅其详细,实未免拟而不伦。《祀典》仅记文庙祭品仪注,其修建、位列及各坛庙,乃列于祠庙门,可谓驳杂。《文艺》有明检讨易舒诰逸事一则,已见其本传,复又详于外纪之类,亦殊不当。有光绪十八年 (1892)重印本。

攸县志

(乾隆) 攸县志

攸县七修县志。6卷。清冯运栋修,李天旭纂。冯运栋字云生,浙江慈溪人,拔贡,乾隆七年至十一年 (1742—1746) 攸县知县。李天旭字东黄,衡阳人,举人,乾隆十年任攸县教谕,后授浙江东阳县知县,撰有《东黄时文稿》。攸为湘南要邑,自汉置县,志乘自明初至万历朝知县徐希明已四修,其书无传; 逮清顺治十六年(1659) 知县朱英炽,康熙二十三年 (1684) 知县余三奇前后凡二修,至此已为七修。是志分22门,门下不分目,纪事止于乾隆七年; 约16万字。其体例篇目因袭清代旧志而稍加增删,正讹纠谬之处则颇多。又偏重人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4门占全志篇幅三分之二。始修于乾隆十一年,次年付梓。现存乾隆十二年 (1747) 初刻本及十六年 (1751) 重刻本。

☚ 醴陵乡土志   攸县志 ☛

攸县志

(同治) 攸县志

55卷。清赵勷、万在衡纂修,王元凯、严鸣奇续纂修。赵勷,云南建水人,举人,嘉庆十九年(1814) 任知县。王元凯字式杜,河北大兴人,同治五年至十年 (1866—1871) 任知县。严鸣琦字乡韩,广西马平人,同治十年任知县。嘉庆二十三年 (1818),赵勷等纂修刊刻县志一部; 道光十九年 (1839),知县孔宪典对赵志进行了增修; 是志是对赵、孔二志的续修增补而成。卷目门类悉仍其旧,所缺边防等11门存目缺文亦与旧志同,故目录55卷,实为44卷,纪事止于同治十年,约45万字,为攸县旧修县志中篇幅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现存同治十年原刻本和光绪十八年 (1892) 重刊同治十年版刻本。

☚ 攸县志   茶陵州志 ☛

攸县志

攸县志

攸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精装32开本,63万字。该志实事求是地记述攸县境内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上限起自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1985年,少数章、节记至1987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组成; 专志设篇、章、节、目四个层次,共15篇63章240节。为当代人了解县情、制订规划提供依据,给后人研究攸县历史提供资料。1993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三等奖。

☚ 古丈县志   益阳市志 ☛
000033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