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支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支正 支正 zhīzhèng 手太陽小腸經穴。在前臂外側,腕上五寸處。支,絡脈也;正,正經也。因其爲手太陽絡,正經由此别走而走少陽,故名。主治熱病,頭痛,癲狂。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經脈》:“手太陽之别,名曰支正。”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支正,手太陽絡,在腕後五寸,别走少陰者。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支正穴治七情鬱,肘臂十指盡皆攣,兼治消渴飲不止,補瀉分明自可安。” 支正经穴名,代号SI7。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之络穴。位于前臂伸侧,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距阳谷穴5寸处。一说“去养老一寸七分”(《针灸集成》)。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末支通过。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颌肿,癫狂,消渴,肘挛,指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支正Chihcheng系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前臂尺侧,腕横纹上5寸,于腕骨与小海的连线上。施针时直刺0.6~1.5寸。主治头痛目眩、项强、肘挛、手指痛等。 支正 支正手太阳小肠经穴。取穴:上腕5寸处(见图2-1-2)。主治:头痛、目眩、热病、颔肿、项强、消渴、癫狂、肘臂酸痛难以屈伸、手不能握、十指尽头痛。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3~0.8寸。局部麻胀,向下放散至手。艾炷灸3壮;艾条灸5~15分钟。 ☚ 听宫 风门 ☛ 支正zhīzhèng经穴名。代号SI7。出《灵枢·经脉》。属手太阳小肠经。络穴。位于前臂伸侧, 阳谷穴至小海穴连线上, 腕背横纹上5 寸处。主治项背强痛、肘臂痛。直刺0. 5 ~0. 8 寸。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支正 支正SI7Zhizheng手太阳小肠经穴。首见《灵枢·经脉》。本经络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腕背横纹尺侧端阳谷穴和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小海穴的连线上,当阳谷穴上5寸处。屈肘伏掌取之。此穴在尺侧腕伸肌的尺侧缘; 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 养老 小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