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教育处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主管全公司中小学的机构。在攀枝花市长寿路。1979年成立。主要职责是对全公司中、小学进行统一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原则,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狠练内功,办好每一所学校,对每一位学生负责。探索具有攀钢特色的普教新模式,实施 “解放小学,优化初中,确保高中,发展职高” 的一条龙改革,并以 “科研立项,课题推进” 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大力进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立足于培养一批优秀拔尖教师和教育专家型校长,办学效益逐年提高。至1996年,全公司有中、小学57所,占地面积3908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9806平方米,教职工3038人,其中2409人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教师176人,小学高级教师41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3人,攀枝花市学科带头人3人。在校学生21233人。形成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省重点中学、一体制教改实验学校及开发学生特长的外国语学校、体育学校、艺术学校等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中、小学办学体系。1983年起,小学在全市统考中连年获第一 (1989年开始实施 “解放小学” 教改,不再参加全市统考)。1987年以来,初中毕业生参加省会考成绩连年在全市领先。“普九” 义务教育 “四率”指标均达到99%以上,1992年通过省 “普九”检查验收合格,提前8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1992年率先在全市普及高中。1988年开始,高考上线率均名列攀枝花市第一。参加省内外各种学科竞赛,荣获省级奖542人次,国家级奖177人次,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3个。特长教育成效显著,向八一队输送垒球队员4人,向四川省田径学校输送学生2人,892人次在国际、国家绘画、书法大奖赛中获奖。常年有省、市、公司及处级科研课题10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市获奖,其中 “基础教育现代化管理系统工程” 获199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解放小学” 教改实验影响广泛,得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等领导和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等12家新闻单位先后进行宣传报道。有 《学习方法指南》、《德育工作指南》、《高中作文指导》、《化学试题2000例》、《考点、方法、技巧》 等教师著作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