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攀枝花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攀枝花市省辖地级市,60年代中期国家布点的以冶金、能源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国家确立的早市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和西南 “金三角” 立体农业开发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的边缘山区,金沙江和雅砻江汇合处,东经101°08′~102°,北纬26°05′~27°21′。政府驻东区。1965年建渡口市,1987年改为现名。辖东区、西区、仁和区3区和米易、盐边2县,面积7434平方千米。人口53.18万。钒钛磁铁矿探明储量100亿吨,铁矿储量占全国的20%,钒占69%,钛占93%,钪占98%,钴占60%。水能可开发量达630万千瓦。有攀枝花钢铁 (集团) 公司、攀枝花矿务局等大中型企业,国家大型水电重点工程二滩电站在市境。国民生产总值69.6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71.90亿元。2.7亿年前的孑遗植物活化石、“巴蜀三宝” 之一的苏铁在此密集成林,达300公顷、12万余株,被国际苏铁研究组织确定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原始野生苏铁林之一。 攀枝花市四川省最大钢铁工业城市,省辖市。总面积7434km2;市区面积2004km2。2000年总人口103.0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4.91万;市区人口64.8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0.1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4.52亿元,人均11117元;工业总产值156.4亿元。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攀枝花钢铁公司则是包括从采矿、选矿、烧结、耐火材料、炼铁、炼钢到轧钢等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年产生铁350万t、钢300万t、钒钛初级产品12万t。其他工业有煤炭、机械、建材、电力和食品等。有耕地3.18万hm2,农业总产值12.61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2.85万t,水果3万t,猪牛羊肉4.24万t,奶类0.14万t,禽蛋0.16万t,水产品0.49万t。成昆铁路是主要通道。公路通车里程1404km。2000年铁路客运量150万人次,货运量1466万t;公路客运量1899万人次,货运量1671万t。建成区面积42km2。1999年市区铺装道路面积295万m2,公交营运车辆795辆,年客运总数9701万人次;年供水总量1.3亿t;园林绿地面积1527hm2。景点有国家级二滩森林公园和苏铁自然保护区,省级大黑山森林公园和米易望月楼文物保护单位,蜀汉诸葛亮率兵南征的渡泸遗址和原始森林景区,还有龙潭溶洞、红格温泉等景区和攀枝花公园。攀枝花市2004年底市区人口673635人。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云南为邻。境内山高水深、金沙江穿过,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965年设渡口市,1987年改称今名,面积2586平方公里,人口57.3万。富有铁、钒、钛、煤、水力和森林等资源。是中国西南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并有化学、电力、森工、建材等。特产芭蕉、芒果、柑桔。名胜金沙江铁桥。 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金沙江与雅砻江的汇合处,1965年2月设立攀枝花市,后改称渡口市。1987年复名攀枝花市,四川省直辖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人口93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11.6%,(市区面积2442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米易、盐边2县和东区、西区及仁和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钒钛磁铁闻名于世。钛储量居世界首位,钒储量居世界第三,矿藏还有煤、石墨、铜、铅、锌、铝、镍和铌、钽、锆、镓等稀有元素。是我国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富集之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以钒钛钢铁制品最为有名,五氧化二钛等产品出口。雅砻江、金沙江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量达4268万千瓦。攀枝花具独特立体气候,物产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1/10。除产粮食、紫胶、油桐、松香、茯苓等产品外,盛产芒果、石榴、香蕉、香石榴、香木瓜等水果和甘蔗、蚕、烤烟等经济作物。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国道公路纵贯全市,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的要冲,又是商贸物资集散地。攀枝花是国家90年代重点投资建设地区。攀钢二期工程顺利进行,二滩水电站建设进入施工高峰,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 ☚ 自贡市 泸州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