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擒贼擒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擒贼擒王 以出奇不意的手段,挟制对方首领,迫使对手妥协,以迅速扭转形势,造成新的局面。 春秋时,楚国围困中原的宋国。宋国认为楚军远离故土,战线拉得很长,军需供应极端困难,不会长期驻兵在外,所以就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粮食、柴草都隐藏起来,等楚军粮尽,丧失了战斗力,自然不攻自退。楚国看穿了这个策略,本来要撤兵离去,却假装命令全军士兵在驻地附近开荒、盖房子,做出楚军要在这里长期驻扎下去的样子,用这个办法给宋国施加压力。宋国大将华元见宋国别无他路,就决定亲自去见楚军统帅公子侧。当夜,宋人把华元从城墙上吊下去,华元偷偷来到公子侧的营帐中,向公子侧述宋意:“楚围宋都已历九个月,城内粮食已经吃光,真是困难到了极点。但宋国上至国君下至士民都愿与国都共存亡! 想逼迫我们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是绝对办不到的。贵军倘能退避三十里,宋国愿意成为楚国的盟友”。说完就拔出匕首,在公子侧的眼前晃了晃说: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要求,那么我华元就与元帅同归于尽! 公子侧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赶忙制止华元说:“宋国围困到了现在这种程度,我怎么忍心再去加剧这种惨象呢! 于是就请示楚王,和宋订立盟约后撤围了。 在激烈的竞争中,竞争局势往往转瞬即变,因此,施计用谋必须牢牢把握机会,时机得当,普通机谋也会出现神效。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运用擒贼擒王之计,就是要善于把握时机,抓住对手的核心,迅速扭转局面,变劣势为优势。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qínzéiqínwánɡ━┃━━ 王,头领。喻抓住事物的关键、要害。唐·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蝉緌蟹匡 藕断丝连 ☛ 擒贼擒王qínzéi-qínwáng捉贼先捉贼的首领。语出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捉贼先捉他的头领。比喻先抓住主将。 ☚ 内外夹攻 神出鬼没 ☛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捉贼先要捉住贼的头目。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擒:捉。 ☚ 批隙导窾 生死攸关 ☛ 抓住要领 抓住要领领絜 抓纲 举纲 持纲 ☚ 抓住机会 代替 ☛ 擒贼擒王擒賊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靖盦说医》:“若有病之人,则不可不简……删除枝叶,擒贼擒王,无枝枝节节而为之。” 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捉敌先捉首领。泛用于比喻作事先抓住要害。唐·杜甫《前出塞》之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擒贼擒王qín ze?i qín wánɡ【释义】指与敌人斗争时先要抓住对方的首领。也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 首先要抓住关键擒贼先擒王;擒贼擒王格式 比喻式。 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抓贼应先抓贼的头领。比喻解决问题要抓住关键。 擒贼擒王qínzéi-qínwánɡ唐·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捉贼先捉他们的头领。后以“擒贼先擒王”指作战时要先消灭指挥对方部队的统帅。也指办事要抓住关键。缩略为“擒贼擒王”,意义不变。 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ɡ抓盗贼要先抓贼王。 擒贼擒王qin zei qin wang擒:捉。贼:敌人。王:首领。欲制服敌人,就先要制服或捉拿敌人的头目。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语本唐·杜甫《前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擒贼擒王qínzéi-qínwáng〔并列〕 捉贼先捉其首领。比喻要收伏一个集团,必须先从关键人物下手。语本《史记·匈奴列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叶圣陶《倪焕之》:“这是‘~’的办法,又不知各位以为何如。” 射人射马;擒贼擒王 射人射马;擒贼擒王shè rén shè mǎ;qín zéi qín wáng【综】要射倒骑手先射他的坐骑,要制服贼兵先捉住他的头领。比喻打仗要先擒获或消灭敌方首领,做事则要抓住关键。 ☚ 谋无遗策;计出万全 声东击西;就虚避实 ☛ 擒贼擒王qín zéi qín wáng唐·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擒:捉拿。即捉贼先捉贼的头目。比喻办事要先抓住关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