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Cuō《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元有撮及班”,未详其源。 撮cuō聚合,集攏。見下。 撮 撮cuō古代用来束发的小帽。《小雅·都人士》二章: “彼都人士,臺笠缁撮。”毛《传》: “臺,所以御暑。笠,所以御雨也。缁撮,缁布冠也。”《仪礼·士冠礼》: “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缁纚广终幅,长六尺。”郑玄注: “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王先谦《集疏》: “诗之 ‘撮’ 即 《仪礼》之‘缺’,‘缺’ 为固冠之物,‘撮’ 亦固冠之义。” ☚ 鞉 罶 ☛ 撮读音c·uo(-),为uo韵目,属e—o—uo韵部。仓括切,入,末韵。 ❶聚起;聚合;聚拢。 ❷把聚拢的东西用簸箕等物撮起。 ❸[撮合]给双方拉关系。 ❹摘要;摘取。 上一条: 蠚 下一条: 襊
撮读音z·uan(-),为u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祖官切,平,桓韵。 ❶古代的一种乘载器。《集韵》:“撮,乘载器。”《尸子》:“行涂以楯,行险以撮,行沙以轨。” 上一条: 劗 下一条: 𥲻
撮读音z·uo(ˇ),为uo韵目,属e—o—uo韵部。仓括切,入,末韵。 ❶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等。如:一撮毛。 ❷量词,以三指一次抓取的量。 ❸泛指小量,一小撮。 上一条: 㝾 下一条: 硰 撮cuō❶吃:等我成功了请你~一顿。 ❷鼓动,支使:今儿个你~~孩子们哼小曲的哼小曲,唱洋歌的唱洋歌,连你自己都练起了武把操,还有没有个老公公样儿了?(高满堂 孙建业《闯关东》) 撮欻cuǎ❶用手指取物。例:捏~了一丁点盐调饭。 ❍ 身上沾~了一丁点脏发。 ❷握持。例:攥~牢,嫑松手。 ❍ 用手扽~住。 《集韵》:“撮,指取物也。”又“撮,搦也。”《广雅》:“撮,持也。”
撮戳cuǒ❶摘取。例:用手撧~麦穗。 ❍ 掐~菜。 ❷聚集;聚合。例:捆~、绑~一块。 ❍ ~一堆儿。 ❸簇拥;托起。例:人多挤~到一块了。用手 ~起箱子架上去。 ❹铲。例:用簸箕揽~。 ❍ 用锨铲~。 ❺牵引。例:曳~犁,套~车。 ❍ 用手扽~绳、缒~绳。 ❻假髻为撮。例:老婆将头发挽~个纂纂子。 ❍ 拢~发、披~发。 《汉语大字典》:“撮,摘取;聚集,簇拥,托起;铲。”黄侃《蕲春语》注引:“露髻曰截,以麻杂为髻,如今撮也。今北方谓之纂儿。”
撮作zuǒ聚集;聚合。例:人家骂我,你诐(pǐ)~地紧紧地不言传。 《汉语大字典》:“撮,聚集,聚合。” 撮cuō❶用手或器物把细碎或较小的东西拿起来。〔例〕刘老老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红442) ❷猛吃猛喝的诙谐说法。〔例〕只这一顿,就撮了三大碗儿小米子粥,还点补了二十多个鸡子儿,也没听见他嚷个头晕肚子疼的。(儿818)∣你八成是醉了!宝桑, 你来足撮一顿我没意见,你也难得这么个口福。(楼172) ❸又作“措”“搓”。轰、 撵、驱赶人,转指嫁女。〔例〕亏他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红209)∣这可不是说,我不疼爱这孩子,把她快快撮出去!(剧三206)∣再看女儿呀, 也十八九了,紧自搁在家里,算怎么回事呢?当然,早早措出去的为是,越早越好。(选二162)∣姑娘过了十四,不搓出去就蘑菇!(剧二17) ❹又作“挫”。彻底清除。〔例〕他只好马上把木器们挫出去,能卖多少钱卖多少,别等他们真再回来。(文二531) 撮tsuɣ53成丛的毛发、疤痕,引申为小团伙: 一~胡子。脸上一个~~。一小~反革命分子。《说文》: “撮,两指撮也。” 《玉篇》: “三指取也。” 成丛为引申义。 撮〔cuo〕 yul: ~谷子。yulnoux. 撮箕 〔cuo ji〕 baot yeas: 用~挑粪。geud baot yeasnghet fenb. 撮瓢 〔cuo piao〕 qaod nbiaol.
撮〔zuo〕 jal:一~胡须。ad jal bad nis. 撮cauk23[ts′ɔuɂ](用手指头)揪 ⊳伊着痧了,脰𦜩~(他中暑了,在脖子上揪几下)。 撮cuó <绥德>(用簸箕一类)盛东西: 场上的粮晒干了,拿簸箕~地往布袋里装丨~完一簸箕再~一簸箕。 撮{}五7036①动用手指把东西拿起来。⑴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刚碾的米得筛一下,把糠皮~掉。安徽合肥。李庆富《合肥方言考》:「今合肥谓三指持物曰~。」⑵西南官话。湖北钟祥〖 〗。把米里的谷~出来。云南楚雄〖 〗。你~一撮盐来。云南昆明〖 〗。挨汗帕手绢儿~起来。⑶吴语。上海〖 〗。~田螺‖~眼盐。江苏常熟。清光绪三十年《常昭合志稿》:「三指取物曰~。」浙江绍兴、象山。⑷赣语。江西新干〖 〗。~一撮崽米。湖南浏阳南乡〖 〗。⑸客话。罗翙云《客方言・释言》:「三指取物曰~。」②动噘。西南官话。云南昆明〖 〗。瞧,又~嘴了。③动买(药)。吴语。江苏常熟〖 〗。清光绪三十年《常昭合志稿》:「俗谓买药为~药。」江苏无锡〖 〗、苏州〖 〗。◇ 弹词《玉蜻蜓》第八回:「开了方子叫老佛婆去~药。」④动多人用手抬东西。吴语。江苏无锡〖 〗。我搭和你两个人~张台子。江苏苏州〖 〗、常熟〖 〗。⑤动用手托着向上。⑴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我往上爬,你~我一把。山东淄博、桓台〖 〗。◇ 《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你过来,我把这墙上~过你去罢。」⑵胶辽官话。山东牟平〖 〗。~着我的脚。山东长岛〖 〗。墙头太高,你~我一把。山东诸城〖 〗。⑶中原官话。江苏赣榆〖 〗。⑷江淮官话。江苏盐城〖 〗。这袋米不少,请你帮我~上肩。江苏淮阴〖 〗。~裤子。《西游记》第十一回:「他将我~着脚,推下水中。」⑥动抢夺;抓取。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一把~过来了。山东枣庄〖 〗。我的馍馍叫人~走了。山东郯城〖 〗。我买的果子叫人~去了。山东平邑〖 〗。⑦动拣;拾取。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起来。浙江宁波〖 〗。~白粟。浙江定海。民国《定海县志》:「甬语谓拾曰~,~采取也。」⑧动猛吃猛喝。⑴北京官话。北京〖 〗。咱们~一顿去。《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这一顿,就~了三大碗儿小米子粥,还点补了二十多个鸡子儿,也没听见他嚷个头晕肚子疼的。」刘心武《钟鼓楼》:「你来足~一顿我没意见,你也难得这么个口福。」⑵胶辽官话。山东蓬莱。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今闽粤人谓吃为唼,登莱人谓吃为~。~与唼俱啜声之转。」⑨动撵,驱赶人;转指嫁女。北京官话。北京〖 〗。《红楼梦》第二〇回:「亏他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了去了。」老舍《神拳》第一幕:「这可不是说,我不疼爱这孩子,把她快快~出去!」⑩动夹。北京官话。北京〖 〗。《红楼梦》第四〇回:「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起一个来。」⑪动移用;暂借。吴语。上海松江:~一~五块洋钿。江苏苏州。《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十分少,只得在库上~去。」⑫动哄骗。⑴西南官话。云南〖 〗。~人‖~小娃娃。⑵客话。广东梅县。《客家情歌精选1900首・九十九屈无人知》:「次次约捱无次真,石灰撒路打白紾,打米问仙同鬼讲,灵前烧香~死人。」罗翙云《客方言・释言》:「欺亦曰~,~即诈之声变。」⑬动五指收拢。客话。江西瑞金〖 〗。⑭动撺掇;挑拨。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是非‖~别个吵嘴。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词》:「昭人言~则撺掇之合音也。」⑮动帮忙。江淮官话。江苏镇江〖 〗。~忙。⑯动受宠若惊。江淮官话。江苏镇江〖 〗。~死了,你看他得劲得不成人形了。⑰动寻。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事干‖他到处~。⑱动糟了;失败。冀鲁官话。山东聊城、茌平〖 〗。这件事儿叫我弄~了。⑲动藏。冀鲁官话。山东聊城、茌平〖 〗。他一看见我去了,快把东西~起来。⑳动把细长的东西支立起来或倚墙而立。东北官话。东北〖 〗。打了几捆柴火都~在房山头儿了。㉑动揪。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着头发。㉒动用绳把散的头发或口袋口等扎起。冀鲁官话。山东寿光〖 〗。㉓动散步。西南官话。贵州清镇。㉔动弄;撮弄。吴语。江苏苏州。《何典》第五回:「猢狲~把戏,把平日教熟的那些当头头种树…戴帽子跳圈许多戏法,都~出来。」㉕动用巴掌或鞋底打人。冀鲁官话。山东淄博、桓台〖 〗。㉖动伸;翘。东北官话。东北。李振明《买鞋》:「咱办事谁不~大拇哥。」㉗动揉搓。江淮官话。安徽安庆〖 〗。龌龊地方先~一下再洗。㉘动抢白。西南官话。贵州大方〖 〗。几大句~得他话都找不倒说的。㉙动急促拉扯。闽语。广东揭阳〖tsߵo2〗。伊~断条索他扯断一根绳子。㉚量(一)堆;(一)些。闽语。广东揭阳〖 〗。少~人拢是外块人这些人都是外地人。㉛量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⑴北京官话。北京〖tsߵuo55〗。一~芝麻。⑵西南官话。云南昆明〖tso31〗。一~白糖。云南楚雄。⑶吴语。上海〖 〗。⑷赣语。江西南昌〖tsot5〗。一~子米。江西高安老屋周家〖tsot3〗。⑸闽语。广东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言・单字》:「俗以物少为一~。若曰『~仔物』。」㉜量把。客话。江西瑞金〖 〗。一~土。㉝量丛;束。⑴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tsuo21〗。一~子葱‖一~儿草。⑵吴语。浙江嘉兴:一~草。浙江金华:一~花。㉞量群。闽语。广东潮州:一~奴仔一群小孩。   撮❶〈隐〉宋明行院指粗。见《行院声嗽·通用》。粗、撮,一音之转。 ❷〈隐〉旧时山西南部凿石业指数目七。参“溜、夹、苍、腿、脑、摄、撮、叉、勾、大溜”。 ❸〈隐〉北京流氓团伙指男女性交。 撮cuō❶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 ~点儿盐。 ❷表示计量 △ 一~茶叶|一小~匪徒。 ❸聚拢 △ ~合|~了一簸箕粮食。 另见1054页zuǒ。
撮zuǒ表示计量,用于成丛的毛发 △ 一~头发。 另见138页cuō。 撮❶聚拢:~合︱~字。 ❷(方)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盐︱~药。 ❸从文籍资料中摘取:~要。 ❹市制容量单位,一撮为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❺量词。用于可用手撮的东西,借指极少的量:一~盐︱一小~敌人。 ○~弄((一)玩弄;捉弄。(二)教唆;煽动)。 撮cuō❶ 用簸箕等工具把要取走的东西聚合在一起,然后取走:把垃圾撮走│将晾晒的玉米撮成一堆。 ❷ 用手指拈起:撮糖│撮盐。 ❸ 聚拢,聚集:撮合。 ❹ 从文字材料中选取,摘取:撮要│撮录。 ❺ 吃喝:全家到饭店撮一顿。 ❻ 量词,市制容积单位,一市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❼ 量词,用于以手或工具铲取的粉粒状的东西:一撮味精│一撮淀粉。 ❽ 量词,指极少数坏人:一小撮恐怖分子。 另见726页zuǒ。
撮zuǒ(撮儿)量词,用于聚集在一起的少量毛发:一撮儿胡子│一小撮儿毛。 另见91页cuō。 撮措;搓cuō❶借指把人轰出或赶走。如:找个借口把老婆子~出去。 ❷指极少量的粉状物。如:一~盐。 ❸吃。如:哥儿几个凑一块儿上大饭店~了一顿儿。 撮cuo另见zuo。撮合 撮箕 撮弄 撮饮 撮口呼 一小撮 撮科打哄1 撮盐入火2 撮盐入水3
撮zuo另见cuo。撮儿 撮子 撮(一)cuō (二)zuǒ【辨形】 右上是曰,下是取。15画。形声。 【辨义】撮(一)cuō ❶ 聚合,聚拢:撮合|撮箕(jī) |撮字|撮合山|撮口呼。 ❷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撮盐|撮药|撮盐入火。 ❸量词:一撮盐|一撮芝麻|一小撮坏人。 ❹市制容量单位,一撮为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❺摘取(要点):撮要。 〔撮弄〕 ❶ 戏弄,捉弄。 ❷ 教唆,煽动。 (二)zuǒ 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一撮毛|一撮胡子|一撮头发。 【辨析】 二音都可表示物量。区别在于: 一、词性有所不同:撮(一)cuō作动词、名词、量词,并作动词性语素构成成语;(二)zuǒ只作量词。 二、适用对象不同: 撮(一)cuō表示物量时,用于细碎的物品或人;(二)zuǒ用于毛发。 三、使用频度不同: 撮(一)cuō多义项,较常用,使用频度较高;(二)zuǒ单义项,只用于“一撮毛、一撮胡子、一撮头发”等词语。 撮cuō吃。含北方方言色彩。例如:“10月下旬的一天,一为谢友,二为庆贺乔迁之喜,金牛的妻子准备好一桌丰盛的家宴,请哥几个撮一顿。”(《北京晚报》1990.11.29)“有人认为海湾问题能够和平解决,另一部分人觉得除了战争别无选择,双方有充分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最后没办法只好打‘赌’,定好,输方要请赢方‘撮’一顿。”(《北京青年报》1991.1.18) 还有写作“搓”的。例如:“东街口在福州城北,可仓山、台江的顾客为了‘搓’一顿西餐,就得挤公共汽车跑上5里10里到东街口,这多不方便。”(《福建日报》1989.3.11) 撮cuō❶用工具把东西聚拢:(宝玉)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花来掩了,方~土掩埋平服。(六二·1481) ❷用筷子夹圆东西:好容易~起一个(鸽子蛋)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四十·915) ❸簇拥: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着凤姐出来了。(二四·543) ❹卷;裹:后面宝钗黛玉随着,见凤姐儿这般,都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了去了。”(二十·440) ❺撮合: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成。(五一·1184) ❻择取: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四二·970)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容量單位(附) > 撮 撮 cuō 古代容量單位名。十圭爲撮,一說四圭爲撮。詳見本類“圭”。 撮cuō❶宋明行院市语谓粗。《行院声嗽·通用》:“粗: 撮。” ❷北京地区市井谓交媾。 撮cuō❶ 摘取,摄取。《汉书·司马迁传》:“~名法之要。” ❷ 聚集。《后汉书·袁绍传》:“拥一郡之卒,~冀州之众。” 撮 ☚ 寸头 挫折教育 ☛ 撮*B4E9 (一)cuo❶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了点儿土/~了点儿盐。 ❷用簸箕等把东西聚拢、铲起:~成一堆/~了一簸箕土。 ❸量词。指少量的或少数的:一~泥土/一小~坏人。 ❹<方>吃(饭):我们几个人上饭馆~了一顿。 ❺<文>摘取(要点):~要/会~精妙之言。 ❻<文>聚合;聚集:~合/~徒成党。 ❼<文>簇拥:~拥/众人~他上马。 (二)zuo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一~小胡子/左腮生着一~黑毛。 人或生物量 人或生物量个体量:个 人(~头;~量) 位 员(一~大将) 条(四~汉子) 号(几~人) 口 名 集体量:队 班 排 帮 伙 行 群 批 起 拨 股 支(一~队伍) 干(一~人犯) 种(几~人) 堆(一~人) 人马队伍量:彪(一~人马) 极少的人量:撮(一小~) 表示动物量:头(一~牛) 匹 只 条(一~虫) 个(杀一~) 峰(一~骆驼) 口(三~猪) 腔 尾(一~鱼) 动物集合量:群(一~羊) 批 胎(一~小猫) 栏(一~牛) 圈(一~羊) 窝(一~小猪) 表示植物量:棵(一~草) 株 丛(一~花) 蓬(一~草) 蔸 搂(几~粗) 头(一~蒜) 墩(一~荆条)茎(一~小草) 用于花类物量:朵(一~花) 束(一~花) 用于花、叶、果分开的量:瓣(花~) ☚ 量词 物量 ☛
聚合 聚合会(会合;飨会) 合(合会) 聚(凝聚) 团 撮(~徒为虎) 群(~而不党) 凑(凑拢;凑泊;凑拍) 允集 聚合与分散:聚散 离合 众多的人时聚时散:云屯鸟散 云屯雾散 集结聚合:结聚 感应会合:感会 驱使聚合:驱合 分离聚合:睽合 偶然聚合:萍合 会合,巧合:谐会 聚散无常:云萍 人事盛衰,聚散无常:云集雾散 苟且聚合:苟合 (聚集到一起:聚合)
另见:聚集 集合 会合 聚会 ☚ 聚合 人聚合 ☛
采摘 采摘采(~茶;采掇;采捋;采撷;搴采) 摘(~果;摘取;摘掇;捃摘;攀摘;牵摘) 撷(撷采;撷芼;撷摘;撷取;搴撷;掇撷;揽撷) 揽 摭(掎摭) 撮(撮取;探撮) 撩(撩摘) 挦 攀 掇拾搴取 折杀 折取 攀折 采摘花朵:摘花 攀花 采花 扯花 蹇华 采摘菊花:采菊 盈把 采摘花卉:撷华 撷翠 采摘花和叶:裁红点翠 采摘花蜜:采蜜 课蜜 采摘桑叶:采桑 采摘豆叶:采菽 采摘芝草:采芝 以手沿物摘取物品:捋 用力使离开原物体:擗 果园里开始采摘:开园
另见:采集 折断 ☚ 折断 扭绞 ☛
吸取 吸取吸 汲(汲引;~取教训;~取养分) 噏(~化) 吸收,吸取:撮(撮取) 摄取 摄收 吸取别人的长处:善善从长 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以人为鉴 以人为镜 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明鉴未远 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借鉴 借镜(~观形) 从错误或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至重犯:鉴前毖后 吸取精华:吸精 取精(去粗~) 撷英 漱腴 探索吸取:钩汲 (吸收获取:吸取)
另见:收取 对照 借鉴 求取 教训 经验 ☚ 吸取 吸收 ☛
抓住1 抓住1抓 绰(~枪上马) 撠 揸(~钱) 抓取:擩 用手抓住或抓稳:攥 用手抓住或扭住:揪 抓拿物品:抓物 抓住缰绳:扣马 抓起阄团:抓阄 拈阄 用三个指头抓:撮(~取) 以爪相持:攫拏 紧紧地抓:捽 抓紧 (用手指拿取:抓持) ☚ 拿 揪住 ☛
摘录 摘录摘(摘抄;摘记;摘取;解摘;抄摘) 撮(撮取;撮录;钞撮) 采掇 摘取文词:蒙拾 摘取文句:摭句 摘取美好的词句:撷秀 搜求摘取片段的文句:搜章摘句 寻章摘句 摘取要点:撮要 摘要 从整篇文字里摘取重要的部分:节录 探取精微,摘取要义:钩玄提要 纂要钩玄 钩玄纂要 钩元提要 记录摘取:录取 勾录摘取:钩摘 抄袭摘取:钞掇 剽掇 采集摘录:采摭 搜集摘取:搜摘 搜擿 荟集撮取:裒撮 讨究撷取:讨撮 讨摘 多方摘取:综采 (从书刊里选录:摘录) ☚ 收录 辑录 ☛
聚集 聚集聚(聚合;聚会;聚汇;聚拢;汇聚;集聚;抟聚;招聚;麇聚;并聚;蹲聚;崇聚;辐聚;翕聚;集聚;合聚;麋聚) 集(集合;~中;走~;会集;汇集;结集;坌集;猥集;麇集;辐集;藂集;欑集;凝集;总集;猬集;允集;麋集;荟集;坌集;云次鳞集;翕~家门) 蒐(蒐裒) 缉 总 鸠(鸠聚) 凑(凑会;凑聚;凑拢;凑合;凑集;填凑;攒凑) 辏(辏合;辏集) 敛(摄敛;聚~)收(收合;收簇) 抟 拥(拥集)揪 揖(~民力) 裒(~收成册)屯(屯合;屯集;屯萃;积屯) 辑综(错~其数) 汇(汇集) 归 从 团(团集;团聚) 儹 撮 并 拢(挤拢;走拢) 搜 簇 藂 丛(丛萃;丛凑;丛聚;丛集;攒丛) 萃(萃止;萃集;萃聚;荟萃;集萃;攒萃) 闾 捊(~聚) 臻(軿臻) 攒(攒会;攒杂;攒罗;攒丛;攒集;攒湊;攒会;攒仄;攒罗;攒聚;攒杂;攒栾;斗攒) 歙(~集;朋徒~集) 储(存~) 结(完结;凝结;蟠结)骈 酋 遒 辟(辟萃) 蔚(~为其观) 薮(人文渊~) 翕 族 属(属聚) 蔟(~生;花团锦~)积 雾委 凝滞 会合 斗合 崇荟 汇集聚合:总合 集结聚合:结聚 会合聚集:总萃 聚集、荟集:储峙(物盛~) 猬集,丛集:棼集 搜集,聚集:鸠集 积聚,聚集:敛聚 簇聚,聚集:攒集 收拢,聚拢:促敛 收取聚集:收聚 收揽 吸收聚集:汲集 一点一点地聚集:积攒 聚集成群体:成群 招来同伙,聚集成帮:呼群结党 栖息聚集:栖聚 迅速前来会集:云奔雨骤 按类集聚:类攒 下落聚集:陨集 降落而聚集:降集 降辑 盘绕集聚:缠结 纷纷聚集:蜂附云集 动荡混乱,纷纷聚集:麋沸蚁聚 纷乱地聚集:哄集 聚集在巢穴中:巢聚 聚集成群:攒群 聚集的样子:濈濈 僔僔 撙撙 茏苁 裒裒 滀漯藂藂 歙然 窠窠 聚合的样子:杂然 总总 (凑在一起:聚集)
另见:收集 招集 集中 积聚 聚合 ☚ 聚集 聚集人 ☛
取 取将 赖 探 捥 取药:请药 拿取:拏掇 什么都不拿取:一无所取 用手或爪取:擩 攫取 擭撮 揽收 抓取 鸟兽以爪抓取:攫 伸手去取:掏 把粘贴的片状物取下:揭(揭去) 用钩钩取:钩(~致) 用叉刺取:叉(~鱼) 叉(~鱼) 试探着取:掏(~鸟窠) 探取 用手探取:摸(~索;~鱼;摸物;揣摸) 搜求探取:钩探 鸟用爪疾取:攫 用撮箕等把东西聚拢取起:撮(撮取;~灰) 聚土而取之:撮土 用铲铲物:铲(~土) 用锹起土:锹
另见:拿着 拿出 得到 取得 物品 ☚ 取 取出 ☛
集合体量 集合体量表示十二、一百、五百的量:打(一~铅笔) 刀(一~纸) 令(一~纸) 用于成捆、成包、成组的量:捆 抱 束(一~鲜花) 包(一~药) 袋(一~米) 套 挂 副(全~武装) 堂 份(一~厚礼) 组(一~电池) 用于成行、成串、成堆的量:行(一~秀字) 排(一~白杨) 列(一~火车) 串(一~钥匙) 挂(两~鞭炮) 堆(一~土) 迭(一~纸) 簇(一~花) 沓(一~纸) 用于成绞、成团、成卷的量:绞(一~头绳) 股 绺(五~长髯) 团(一~线) 卷(一~纸) 用于重叠或聚集的量:层(~~;多~;千~;上~;下~) 重(~~;九~;双~) 摞(一~书) 复(~裙) 沓(一~纸) 窝(一~洋芋)群(一~羊) 涂的层:衣(糖~) 两层的:夹(~层;~衣) 双重 夹在中间的那一层:夹层 一层又一层:重重(~包围) 用于用各种物件装的量:袋(一~米) 包(一~衣服) 篼(一~梨) 箩(一~米) 篮(一~菜) 盒(一~饼干) 箱(一~珠宝) 听(一~香烟) 摊(~子;一~) 用于装载运送的量:担(一~柴) 挑(一~土) 驮(一~板) 用于款项或大批货物的量:宗(一~款项) 笔(一~钱;三~账) 批(一~货) 其他的集合体量:宗(一~心事) 笼(一~猪肝) 席(酒~;一~话) 桌(办一~) 撮(一~盐) 捧(一~枣) ☚ 某种事物的量 单位1 ☛ 撮古重量单位。四刀圭为一撮。 撮㊀ cuo❶用簸箕等把东西聚合在一起或铲起。如:把这堆垃圾撮出去;撮成一堆。 ❷摘取。如:撮要(摘取要点)。 ❸量词,现多用于指极少数坏人。如:一小撮儿反动分子。㊁ zuo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如:剪下一撮子头发。 撮 撮容量单位,容器。 ❷《汉书·律历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孟康注曰:“六十四黍为圭”。应劭注:“四圭为撮。三指撮之也”。撮本意为三个指头取物。现存王莽始建国(9——13)铜撮,容2.1毫升,1970年陕西咸阳出土一件小铜量,实测容2.1毫升,当为撮。另一件小铜量容0.4毫升,为撮的五分之一,即二抄。 ❷《隋书·律历志》引《孙子算术》: “六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宋代度量衡制改“撮”为“抄”,改“抄”为“撮”。今本《孙子算经》: “十圭为一撮,十撮为一抄。” “抄”, 别本作“秒”。清代又改“抄”为“撮”,改“撮”为“抄”,复宋以前古制。参见“抄”, “秒”。 ☚ 勺 五量制 ☛ 撮cuōⅠ ❶ [书] (聚合;聚拢) gather;bring together ❷ (把散开的东西聚成一堆然后铲起) scoop up (with a dustpan or shovel): ~ 走一簸箕土 scoop up a dustpan of dirt ❸ [方] (用指头捏取细碎的东西) take up with the fingers: ~ 一点盐 take a pinch of salt ❹ (摘取要点) extract;summarize: ~ 要 make extracts Ⅱ ❶ (容量单位) cuo, a unit of capacity (=1 millilitre) ❷ (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 pinch: 一 ~ 盐 a pinch of salt; 一 ~ 儿米 a small pinch of rice ❸ (借用于极少的坏人或事物) handful: 一小 ~ 匪徒 a handful of bandits 另见 see also zuǒ。 ◆撮合 make a match;act as go-between;bring together; 撮弄 make fun of;play a trick on;tease;juggle;make a fool of;(教唆;煽动) abet;instigate;incite; 撮要 make an abstract;outline essential points;abstract;synopsis;extracts
撮zuǒ (用于成丛的毛发) tuft: 一 ~ 胡子 a tuft of beard; 一 ~ 山羊胡子 a goatee 另见 see also cuō。 撮cuo【方言】have a meal 撮旧时云南德宏傣族土司在梁河阿昌等民族地区所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与※“㽘”相似。下辖5至8“挡”,每“挡”由一个较大的村寨或若干小村寨组成。由土司直接任命一名撮头,负责所辖各“挡”公共事务和下达司署命令及各种钱粮差役摊派。任职期间可免除对土司的各种负担,并可利用土司对百姓的摊派从中渔利。是当地土司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撮cuō❶撮科打哄|撮科打诨 撮*(15画) ❶cuō ❷zuǒ
  【提示】最,下面是取,上边一横写得长些,包住下边的又; 上面的曰中间一横、下左耳的中间两横,宋体均与两边相接,楷体均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撮cuō15画 手部 (1) 用手指捏起(细碎的东西): ~点儿盐|~了点儿消炎粉敷在伤口上。 (2) 摘要: ~要|~录。 (3) 量词。 1. 用于手指捏取东西的量;又指极少的: 一~茶叶|一~芝麻|一小~坏人。 2. 市制容量单位。1撮合1毫升。 (4) 使聚在一起: ~合。 (5) 用簸箕等把东西聚拢并铲起: 把垃圾~走。 (6) 〈口〉 吃: ~一顿。 另见zuǒ(540页)。
*撮zuǒ15画 手部 (~儿)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 一~头发|留了一~小胡子。 另见cuō(66页)。 撮 ☚ 捽 捊 ☛ 撮1.cuō 2.zuǒ1.cuō 上古形声字。从扌(手),最声。本义用两指或三指撮起东西。引申为聚起,现多指把聚拢的东西用手或簸箕等物铲起。如:撮成一堆,把土撮起来。组词如:撮合。也转为量词。如:一撮米|一撮儿土。引申为取,摘取。如:撮要(摘取要点)。又指容量单位。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 2.zuǒ 也是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如:剪下一撮儿头发。 撮★常◎常
形声,从手,最声,本义读cuō,用两个或三个指头抓取,引申为用手指抓取、摘取(要点)、聚集等;又读zuǒ,引申为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野草等。撮〈动〉(1)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抓。 《金》一百: [老婆婆]登时做出一大锅稗稻插豆子干饭,又切了两大盘生菜,~上一包盐。 《醒》十四: 一片没良心的寡话奉承得那典史抓耳挠腮,浑身似~上了一升虱子的。又三九: 他东挝西~,放在一个小药碾内,碾得为末,使纸包了。 <方>今山东话和吴语有此义。 (2) 撮合;聚拢。 《金》四: 还亏老娘把你两个生扭做夫妻,强~成配,你所许老身东西休要忘了! (3) 堆起(笑脸)。 《金》六: 妇人~下笑来道:“干娘来得正好。请陪俺娘,且吃个进门盏儿。” (4) 托或顶着某物下部向上用力;托举。 《醒》七七: 相主事娘子抱着往上~。 《聊·富》六: [娘子]扳着鞍子先上去……又叫人~着官人,扶将上去。 <方>今山东济南、桓台、青州、寿光、牟平话有此义。 (5) 借作“簇”。聚集;围拢。例见〖八抬八撮〗〖撮拥〗 ❷。 另见zuǒ。
撮〈动〉揪;扯。 《金》九: 武二番过脸来,用手~住他衣领。又十一: [潘金莲]将手中花~成瓣儿,洒西门庆一身。 《醒》四三: [晁住]一边把那囚妇~着胸脯的衣裳,往珍哥床上一推。 <异>嘬。 《醒》八七: [权奶奶]拉着郭总兵死嘬……[戴奶奶]也拉着郭总兵死嘬。一个拉着郭总兵左胳膊,一个扯着郭总兵右胳膊,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两个老婆把个郭总兵拉的像五车子争的一般。参看〖捽〗。 另见cu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