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发声学
播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用语音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等有关学科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研究播音的发音机制和发音方法。其具体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大项内容:(一)播音的呼吸方式和机制。如怎样进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呼吸支点的寻找,丹田气的运用等等。(二)播音的发声状态和声带活动方式。如怎样掌握基音的高度变化、声音弹性,以及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势、节奏的运用等等。(三)吐字器官的动作方式与共鸣腔的使用。如综合运用发音器官(包括呼吸、发声、吐字、共鸣四大类器官),协调吐字器官各部位(唇、齿、舌、软腭、硬腭),协调口腔、鼻腔、咽腔、胸腔四大共鸣腔等等。(四)各种嗓音疾患的防治。根据播音发声学的研究,人们日常言语中的音域范围,男子在110—145赫兹(频率单位,每秒振动一次为1赫兹)之间,女子在220—295赫兹之间。成人男声音域下限约为65—87赫兹之间,上限为493—587赫兹。成人女声音域下限为130—174赫兹之间,上限为659—886赫兹之间,男子音域范围为35个半音,女子为28个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