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撂明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撂明地 撂明地撂明地也叫 “撂地儿”、“明地儿”,指在人口聚集的闹市、庙会、街头空地上画地围场进行演出,观众围在四周观看的作艺方式。宋代时就把“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的露天卖艺方式称之为“打野呵”,将以这种方式卖艺的艺人称为“路歧人”。相声的早期演出形式是先用白沙土画地围圈(艺人称之为 “画锅”),再用白沙土写字,边写边唱太平歌词等民间曲调,以招徕观众(艺人又称之为“圆粘”),等观众围拢来便开始表演。撂明地的演出常常是由相声、评书、时调小曲等曲艺与变戏法、练把式等杂技、武术共同进行的,随着大都市的形成和政治、经济的发展,至清代中叶、末叶,全国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像南京夫子庙,开封相国寺,北京的天桥,天津的三不管、北开,济南大观园等群众聚集市场,一些流动艺人则集中在这些地方撂明地,以吸引更多的听众。四川艺人所称的 “跑地圈”、山东艺人的“盘凳子”、东北二人转艺人的“唱大车店”等都是指类似撂明地的行艺方式。 ☚ 书场与书馆 串宅门与堂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