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摊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摊破

摊破

词类术语。又称“摊声”。指乐曲摊开后,因节拍变化所引起的句法、协韵等变化。如《浣溪沙》上下阕末句,原是七言一句,句末协韵。《摊破浣溪沙》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改于三言句末协韵。

☚ 促拍   减字 ☛
摊破

摊破

即南曲犯调。原为填词术语,又名“摊声”,指词牌乐曲节拍的变动所引起的歌词句法、协韵的变化。如〔浣溪沙〕之上、下片的末句,乐曲摊开后,词格即变七言为七言、三言两句,韵位移至三言句末,另成一调,名〔摊破浣溪沙〕。在南曲中沿用其名,亦称犯调之曲为“摊破”。清杨恩寿《续词馀丛话》卷一:“又有以‘摊破’二字概之者,如本曲〔簇御林〕、本曲〔锦地花〕而串入别曲,则曰〔摊破簇御林〕、〔摊破锦地花〕之类,较更浑脱。”

☚ 借宫   过搭之法 ☛
摊破

摊破

宋代人进行曲调改造的一种手法。即在原调的基础上,加添乐句,造成一支新的曲调。这支新曲调一般标以原来的调名,然后加上“摊破”二字。故“摊破”也可以说是一种词调的类型。如果单从填词的角度说,“摊破”也可以称作“添字”。
“推破”之法常用于《浣溪沙》和《丑奴儿》二调。《浣溪沙》的本调是上下二片,每片七言三句,用平声韵。对它进行摊破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片第三句改为四言、五言各一句,成为“七七四五”句格;另一种是将每片第三句改用仄声结尾,而另加一个协平韵的三字句,成为“七七七三”句格。《丑奴儿》的摊破则是在原调每片结句后再加“也罗,真个是可人香”一句。这些方法在敦煌曲子辞中已很常见,它的来源是歌曲演唱时所作的修饰处理。
宋代词调中的“摊破”调还有《摊破江城子》、《摊破采桑子》、《摊破南乡子》、《摊破诉衷情》等。它是宋人常用的一种词调改造方法。

☚ 减字偷声   添声 ☛

摊破

摊破

又名“摊声”。指由于乐曲节拍的变动而增减字数,并引起句法和协韵的变化。如《浣溪沙》上下阕末句,原均为七言一句,句末协韵。《摊破浣溪沙》上下阕末句则由7字增至10字,改为七言、三言两句,于三言句末协韵。(详见“音乐”分部“摊破”条)

☚ 转调   促拍 ☛
摊破

摊破

在某个词调的词句中用增字的办法改换原有句式以适应乐曲的需要,叫做“摊破”。经过“摊破”的词调的词句,已不同于原来词调的词句,成为另一个词调。如《浣溪沙》是七言六句,上下段各三句。《摊破浣溪沙》上下段各增一个三字句。

☚ 犯调   填词 ☛
000011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