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推行两税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推行两税法

唐后期在赋税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下去。为弥补财政亏空,唐政府增添了许多税目,结果造成税制混乱。特别是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各地税收不能及时足额向中央缴纳,形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以户税、地税来代替租庸调制,得到唐德宗批准,正式实行。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2)户无主客,一律以现居州县为准注册纳税;(3)量出制入,根据财政支出需要,定出全国总税额,分摊各地征收;(4)户税根据资产多少分九等征钱或绢帛,地税按亩征收谷物,不再以人丁为准征税;(5)每年的户税、地税均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6)对不定居的商贾,按其财产的1/30(后改为1/10)征税。这一税制颁布后,便在黄河流域及南方各地推行开来。其积极意义在于:(1)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在两税法下,以户税、地税为准,取消了官僚贵族的免税特权,既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又使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2)在均田制和租庸制下,征收赋税是以丁身为本,无论贫富,税额一样。在新税制下,田地、资产多的大户需承担较多的税额,少地或无地下层农民则少承担或不承担地税。这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状况。
两税法的推行,使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缓解了财政危机局面。然而,此法推行不久,两税税额就不断增加,各种苛捐杂税亦纷至沓来,人民负担遂又成倍增加,因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困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