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推荐施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推荐施肥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提出施肥建议的技术。它是现代农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式中 Ry为相对产量(%);y1、y0分别为全肥区与不施该养分区的产量 (kg/hm2)。 式中 RU为相对吸收量(%);U1、U0分别为全肥区与不施该养分区的养分吸收量(千克/公顷)。 相关研究的主要步骤是:❶选择若干种可能应用的提取测定方法进行土壤测定。 ❷确立参比标准。取被测土壤进行盆栽试验。 ❸对参比标准值和提取测定值进行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 ❹选择相关性最好的提取测定方法。 校验研究是以作物产量反应为依据,将提取测定值划分为“高”、“中”、“低”等指标等级,为施肥建议提供依据。进行校验研究必须做田间试验,试验点数应在20个以上,各试验点的土壤养分含量应有足够的差异,以便于覆盖不同土壤肥力状况,有利于进行相关分析。试验处理一般设不施和施足该养分的处理(其他养分应足够),根据所得产量结果计算相对产量。以相对产量作为纵坐标,以某养分的提取测定值作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图,然后根据相对产量的高低将土壤有效养分的提取测定值划分为“高”、“中”、“低”等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划分标准是:相对产量>95%时为“高”,75%~95%为“中”,50%~75%为“低”,<50%为“极低”。由于土壤有效养分的高低是以作物的相对产量为依据,因而校验研究结果是针对具体土壤和作物而言。当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要量不同时,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划分也应有所区别,因而校验研究应重新进行。 土壤测试的施肥建议 准确的土壤测试结果为施肥建议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肥料效应受土壤、气候、作物类型和栽培管理技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因而依据土壤测试结果提出施肥建议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常用的方法有丰缺指标法和目标产量法。 丰缺指标法是根据校验研究所确定的“高”、“中”、“低”等指标等级确定相应地施肥建议。只要获得土壤测试值,就可确定施肥量,方法简便易行。缺点是半定量性质。许多国家主要用于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建议。近年来,荷兰、新西兰、丹麦、德国等国家根据60~100厘米土层内矿质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确定作物施氮量,取得良好的结果。在依据土壤测试值提出施肥建议时,还应考虑土壤性质、土壤水分状况、有机肥料的施用等作出适当调整。 目标产量法是1960年美国土壤化学家E.曲鲁格(Turog)提出的,根据一定的产量要求计算肥料需用量。 式中 W为肥料需要量(kg/hm2);U为一季作物的养分总吸收量(kg/hm2),U=产量×每千克产量的养分需要量;Ns为土壤供肥量(kg/hm2);C为肥料养分含量(%);R为肥料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是推荐施肥的预期产量,既应符合当地土壤、气候、栽培管理水平等条件,又应有一定的先进性,达到可能的最高产量水平。目标产量的高低受土壤肥力的制约,而土壤的基础产量反映土壤肥力水平。因此,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表示这种数量关系的函数式一般为: 式中 Y为目标产量;x为基础产量。 根据上式可由基础产量确定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可通过田间设不施肥小区来获得,或根据当地前三年作物平均产量加上一定的增产率求得。作物养分吸收量是指构成一定经济产量所需的养分量。它随作物品种、产量水平、栽培技术和土壤、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变化,在一定的品种和栽培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量的变幅不大,可参考已有资料确定。土壤供肥量可视作不施某养分小区的作物对该养分的吸收量。它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可依此函数算出土壤供肥量。肥料当季利用率依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和施肥技术等因素而变化,应根据当地试验数据确定。 植株营养诊断 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与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规律的数量关系,并受土壤、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通过营养诊断及时查明不正常的营养状况,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达到高产的目的。营养诊断的方法很多,形态诊断和化学诊断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还有生物学诊断如酶学诊断和物理化学诊断等。 田间试验 是研究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的基本方法。用于推荐施肥的田间试验主要是施肥量试验。施肥量的水平数目应能概括整个肥料效应的变化范围,以探讨施肥与产量间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经济合理施肥量。在获得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后,应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选择适合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确切地反映该条件下施肥量与产量间的数量关系。尔后可依此函数准确地计算经济最佳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优利润施肥量等(见肥料的产量效应)。 推荐施肥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又称配方施肥。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肥料效应提出施肥建议的技术。推荐内容包括施肥总量、施肥方法、施肥效果和产量预测等。推荐施肥中可采用平衡施肥法、维持性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测土施肥等方法确定施肥量。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推荐施肥已建立电算机咨询系统,并采用自动化连续土壤分析系统这一先进、快速、准确的测试手段来确定最佳施肥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在80年代已将推荐施肥等统一定名为配方施肥,并大面积推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