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触化学物人员的健康监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接触化学物人员的健康监护 接触化学物人员的健康监护为了预防化学物对人的危害,除了改进工艺、设备、制度等外,还应做好有关人员的健康监护,以便及时发现早期中毒病人,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接触化学物者的健康监护主要分就业前监护和经常性监护。 接触化学物人员的禁忌证举例
经常性监护是通过经常性的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化学物对工人健康的影响,评价预防效果,测知特殊易感性。定期体检的时间间隔,根据化学物品种及操作条件,一般每6~12个月一次。观察的内容,也应根据化学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来选定,以简便、灵敏或特异的指标为首选项目。对重点部门的受检对象,应建立一人一卡的健康档案,以便定期随访和动态对比。 经常性健康监护的检查内容和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生理学检查、毒物化学测定、生物化学检查以及统计对比等方面。临床检查和生理学检查所采用的方法与职业病检查相同。 (1) 临床检查: 首先询问症状,以对比从事该作业前后的主要症状和进展情况。如长期接触二硫化碳后,失眠、头痛、感觉异常和全身乏力四项自觉症状,相对地增加,这就可能是与二硫化碳中毒的早期表现有关。非特异性症状虽不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但可提示进行其他客观检查。 一般常规的体检项目,有利于排除其他疾病; 同时还应根据毒作用特点作相应的、有重点的检查。例如,对接触β-萘胺或联苯胺等作业工人,应查尿液中红细胞或肿瘤细胞; 接触氯甲醚的工人应摄X线胸片,检查痰中脱落细胞。 (2) 生理学检查: 对经常接触刺激性气体者,可测定肺功能; 对接触损害心血管系统毒物者,应定期测量血压; 对接触能引起周围神经病的毒物者,可作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3)毒物化学测定: 重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大多经尿排出。测定血或尿中的毒物含量,可推知体内负荷量。例如血铅可作为健康监护的依据: 血铅达80μg/100ml时,应考虑减少接触,进一步作医学检查; 达100μg/100ml时,则应立即减少接触。 人体血、尿中常见金属、类金属的正常值见下表: 血液和尿液中某些毒物含量的正常值
头发中的金属含量,也可反映体内毒物的负荷。但正常值常随地区而异。 对有机氯杀虫剂接触者,测定其脂肪组织中的含量,无实际意义;可是也有人主张定期测定其在血液内的含量,作为监护指标。如DDT在血中含量<0.2μg/ml时未见有害影响;0.2~0.5μg/ml时,则需定期复查;>0.5μg/ml时,宜暂时调离。 几种毒物代谢产物的正常参考值
测定毒物的代谢产物,对健康监护具有同样意义。常见毒物的代谢产物测定项目及正常参考值见上表。 (4) 生物化学检查: 生化指标作为接触化学物者的健康监护,日益为人们所采用。对接触有机磷酸酯杀虫剂的人,可用血液胆碱酯酶活力作为监测指标,一般认为胆碱酯酶活力降至80%以下时,应考虑暂时调离。 卟啉代谢紊乱是铅中毒的主要早期损害表现,测定红细胞中的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δ-ALA-D)、红细胞原卟啉(PPE)、尿中δ-氨基酮戊酸(δ-ALA)及尿中粪卟啉(CPU)的含量,可区别接触程度(参见“铅”)。 红细胞中的锌卟啉具有荧光光谱的特征,以血液荧光计进行现场测定,可作为铅接触者的一种快速监测指标。 接触镉的工人,尿中低分子量微球蛋白排出增加; 低分子量酶(如溶菌酶、核糖核酸酶)也大量排出; 并见尿氨基酸增高,苏氨酸及丝氨酸排出也增加。 接触二硫化碳、五氧化二钒者血液胆固醇可增加,接触四乙铅、汞及二硫化碳者单胺氧化酶(MAO)活力受抑制。 (5)疾病统计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接触化学物人员的健康情况,常可从疾病统计对比中获得重要线索,提供处理参考。例如二硫化碳的慢性影响,主要有冠心病、眼底循环障碍(视神经乳头外周充盈迟缓)、多神经病变及精神异常四种体征。有人调查了97名二硫化碳工人和96名非接触者(对照),发现接触组中有二种以上的阳性体征者占59%,而对照组仅29%。其中有三种以上阳性体征者分别为30%及8%; 有四种阳性体征者分别为6%及0%;而无体征者接触组占5%,对照组占31%(见上表)。 二硫化碳中毒工人四种体征阳性率的比较 注: 冠: 冠心病; 眼: 眼底循环障碍; 神: 多神经病变;精:精神异常。 以上情况提示,接触二硫化碳后,出现上述个别体征,即须缜密观察,或临时脱离接触; 出现二种或二种以上体征,必须立即脱离接触,并加强随访和治疗。 必须指出,在生产场所,常常是多种化学物混合存在,操作环境、接触条件、进入途径等各不相同,特别是个体的易感性变异较大,因而,对于早期的非特异性表现,要特别加强随访。 对于孕妇、授乳妇、未成年人以及某些疾病的恢复期或过敏者,更应根据生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监护。 ☚ 毒理学现场调查 半数致死量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