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接种密度—发病数量曲线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接种密度—发病数量曲线inoculum densitydisease incidence curve接种量(或密度)为横坐标,发病数量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反映一定的接种体密度与相应的发病数量的定量关系。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发病位点与接种体数量可呈直线正比关系,这是最简单的情况。直线的斜率即为侵染几率(见侵染概率)。这种情况在接种量较低的变化范围内是真实的,随着接种量的增大,出现同一位点被多个接种体占领的现象,发病点数不再按原有斜率增加,即发生重叠侵染。一定叶面积或植株所能提供的侵染点是有限的,当接种体密度加大时,接种量不断加大,发病点数的增长逐渐缓慢,ID-DI曲线斜率渐小。实验中当接种量低到一定程度后,发病数量呈现零,称为侵染数限(见侵染数限)。有些病害当接种体量由低到高时,侵染概率提高了,表现为ID-DI曲线斜率的加大,表明可能存在某些协生作用(synergism)。另一些病害接种量过大时,孢子间相互抑制,超量接种反而使病点数下降,表明接种体间产生某些颉颃或自我抑制作用。 S=K·I 式中K为侵染几率,即曲线的斜率,其取值依品种、菌系、土壤环境而异。 ❷接种体为固定的,但只有与根表面接触的接种体可造成侵染,即为根表面侵染。设四面体中任何两个接种体之间的距离一致,则: S=K(I)2/3 式中K为此方程的斜率,I为接种体密度,为根表面侵染的接种体数量。❸受侵染的部位为土壤中不断运动、生长的根尖,接种体只在根表面固定位置造成侵染时,把运动的受侵部位看作一个点,则 S=g·K(I)2/3 式中g为根的直线生长速度,K和I的定义与以上两类相同。此外,接种体是运动的,或受侵染部位是运动的,也有相应的理论模型,见上表。
注: *第一类型为根围侵染,即根四周一定距离内的病菌可因趋化性蔓延到根表面进行侵染。**S:侵染成功率; I:接种体密度;g:根尖生长速度;D:接种体间距离;r:游动孢子游动速度;t:时间;K、C、C′皆为常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