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方言
掖县的汉语方言。属东莱方言区。方音特点:“酒、秋、修”的声母(z、c、s)与“九、丘、休”的声母(j、q、x)不同,“争、抄、生”的声母(z、c、s)与“蒸、超、声”的声母(zh、ch、sh)不同,“人、热、如、软”等字读以i或u开头的零声母;“借—界”韵母不同,“割、渴、喝”等字韵母为a,“对、腿”等字韵母无u介音;声调只有阴平、阳平、上声三类,古全浊上声字归阳平,古去声字分归阴、阳平,古清入字归上声,古次浊入字归阴平。方言词语有:个人(自己)、咱(我;我们;咱们)、汉们(男人)、大大(伯母)、地场儿(地方)、夜来(昨天)、年根儿(年底)、刀鱼(带鱼)、棒米(玉米)、果子(点心)、杌子(方凳)、脑袋瓜子(额头)、指甲盖儿(指甲)、耍(玩儿)、巴望(盼望)、气心子(妒忌)、回老家(去世)、熊气(坏)、细紧(小气)、就手(顺便)、得亏(幸亏)等。方言语法特点,如可能补语和动词的顺序为“能+动词+可能补语”:能看见(看得见)、能拿动(拿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