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排痰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排痰法

排痰法

排痰法有三种方式,即吸痰、体位引流及拍背。
吸痰术 危重或不清醒病人,呼吸道可被痰液、分泌物、呕吐物阻塞,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故应迅速清除呼吸道中异物,以解除呼吸困难,改善缺氧情况。吸痰术是重要的急救技术之一。下面介绍两种吸痰法:
(1)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接通吸引器的电源,打开电开关,检查瓶塞和接头是否严密,有无漏电或漏气。用清水试吸,以了解吸痰导管是否通畅。使病人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张开口腔(牙关紧闭者可用开口器,舌头后坠者可用舌钳牵出)。如自鼻腔吸痰有困难,可由口腔吸引。导管可从口腔或鼻腔向下向后插入咽喉或气管内。插管动作要敏捷轻柔,导管可向上下左右方面移动,不宜固定在一个部位,应使其既不损伤呼吸道粘膜又吸净痰液。痰液粘稠,堵塞导管时,可吸冷开水冲洗导管,再继续吸痰,直至把痰液吸净为止。若痰液不易吸出,可拍打胸背。吸痰完毕,关闭电源。
(2)注射器吸痰法:可用50或100ml注射器连接导管抽吸痰液。吸痰方法与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相同。
吸痰的注意事项:
❶负压不可过大,足够吸引痰液即可。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因吸痰时影响病人呼吸并随之将氧气吸出。
❷储液瓶中的液体需要及时倾倒,不可超过瓶高的2/3,以防痰液被吸入马达内而损坏机器。
❸长期吸痰者,导管、换药碗、钳等用物需要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❹吸痰器用毕,将导管拆下冲洗干净消毒后备用。倒去储液瓶内的液体,刷洗干净,再用洗消净2‰溶液200ml浸泡15分钟消毒。吸痰器、插头要置于干燥处保存。
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帮助不易咳出痰液的病人借重力使肺部分泌物流至大支气管、气管、喉后部而易于咳出或吸出。常用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有大量脓痰者,胸科手术前的准备,支气管造影后清除造影剂和支气管检查前。有效的体位引流基于支气管的解剖位置,按病变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体位。如病变在肺尖前部,取半坐卧位,用靠背架使病人上身抬高。病变在左上叶后部,取坐位,上半身向前向右靠,可伏在自己的前臂上。病变在肺中叶,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用两个木墩垫高床尾,病人仰卧,取下枕头垫于臀部。病变在肺下叶,取头低足高俯卧位。用木墩垫高床尾,病人俯卧除去枕头垫于下腹部。或者使病人俯卧,髋部靠近床沿,两手撑着矮凳,头胸垂直于矮凳。嘱病人转动身体作深呼吸与咳嗽。此体位排痰效果好,但年老体弱病人由于容易疲劳、头晕,不易接受。用此体位引流时,护士应在旁陪伴,如病人有不适感或不能支持,须立即协助病人回复正常姿势。病变在肺一侧取头低足高侧卧位,同上法垫高床尾,病人侧卧,健侧贴床,病侧向上,去枕垫高腰部。
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❶体位引流每日行2~3次,于早餐前、午睡后、晚睡前空腹进行。进食后作引流易发生恶心呕吐。
❷病人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烈咳嗽、头晕心悸等应立即停止引流。
❸如痰液粘稠不易排出,可在体位引流前先行蒸气吸入15分钟,或服祛痰剂,每日3次。
❹心肺功能差,大出血及活动性肺结核扩散期禁用体位引流。年老体弱者慎用。
拍背法 拍打胸壁,震动粘附于细支气管壁的痰液,使之移向大支气管,易于排出。拍打时,病人取卧位(坐位或站位时支气管的位置不利于引流),术者五指并拢,略弯曲,有节奏地拍打,大部分力量出自肘部,放松腕及肩,使动作有力而不过重。拍打只可落在胸廓上,不可打在脊柱或肾区。按支气管的解剖位置自边缘向当中,自下而上。边拍打边鼓励病人咳嗽,以咯出痰液。
注意事项: 拍背法禁用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翻身或体位引流,均有利于痰液引流。昏迷病人在翻身前须先擦净口腔与鼻部的分泌物,以免体位变动时痰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 麻醉机使用法   口腔护理 ☛
0001030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5:09